关于妨害公务罪的量刑标凖,法律明文规定应予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监禁并同时支付罚金。
特别注意的是,以暴力行为袭击或威胁正在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警察将受到严厉惩罚。
妨害公务罪是指采用暴力手段或恐吓方式阻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
关于刑事案件的追诉期,自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若该罪行具有持续或重复性质,则应从犯罪行为终止之日起计量。
针对在追诉期内再次犯罪的情况,前罪的追诉期限应从前次犯罪行为的结束之日重新起算。
值得强调的是,如果超过二十年仍需进行追诉的事宜,需上报至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核实。
而具体的刑事责任时效期限的长短则由法定最高刑所决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护、鉴定结论、现场勘查记录、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笔录、音频视频材料以及电子数据等等。
所有能用来证实案件真实性的材料,都视为证据。
尽管各类证据的确认过程必须通过查证核实明确判断。《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九条
公开的庭审活动,公民可以旁听。
旁听席位不能满足需要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的先后顺序或者通过抽签、摇号等方式发放旁听证,但应当优先安排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旁听。
下列人员不得旁听:
(一)证人、鉴定人以及准备出庭提出意见的有专门知识的人;
(二)未获得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
(三)拒绝接受安全检查的人;
(四)醉酒的人、精神病人或其他精神状态异常的人;
(五)其他有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记录的公开庭审活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组织人员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