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合同宣告解除之后,劳资双方便不再享有各自的权利以及负有相应的义务。
因此,在劳动合同解约的当日,劳动者无需再继续履行其职务。
在此之后,雇主须遵守劳动法规,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劳动者个人档案及社会保险关系的迁移流程;
若劳动合同解约后劳动者需进行档案落实,那么通常情况下他们将被要求提交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证明文件。
雇主应于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劳动者发出书面形式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明确通知,并同时替劳动者完成个人档案及其社保关系的迁移手续。
劳动者亦须严格按照同雇主达成的协议对工作事项进行妥当的交接处理。
如果雇员依照劳动法律法规符合向其支付相应经济赔偿金的条件,那么该赔偿金将在雇员完成所有工作交接事宜之后予以支付。
此外,无论对于雇主还是劳动者而言,其已经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应当被妥善保管两年以供查阅。
适合使用解除劳动合同方式来处理问题者,既包括雇主也包含了劳动者本身;
此外双方还可以通过充分沟通并达成共识,找到最能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
然而,如开除、除名与违纪辞退这三种方式,只能由雇主单方面发起并实施,劳动者并不拥有这样的权利。
适用于解除劳动合同的主要面向对象是那些基于劳动合同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也就是用人单位和接受雇佣的劳动合同制度下的劳动者。
与之对比,开除、除名和违纪辞退这类处理手段则仅适用于违反规则制度并导致劳动纪律放任自流的各种情形,无论是在合同制员工中还是在固定职工里都有可能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