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与律师输出信息后梳理整合生成,文字可能源于人工智能模型,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请酌情参考。
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受贿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斡旋受贿罪涉及国家公务人员利用职权,通过其他公职人员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并索取或收受财物。这种“斡旋受贿”或“居间受贿”行为在受贿罪中独具特性,体现了公务人员滥用职权、追求私利的行为模式,是严重的犯罪类型。
也称间接受贿罪,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即是斡旋受贿罪。斡旋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罪论。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条之一,单位不属斡旋受贿罪主体,主要适用于国家公务人员及其亲友、离职公务人员及其亲友。单位作为组织,无家庭关系或职务行为,不符合该罪主体条件。
斡旋受贿在中国刑法中属于受贿罪范畴,而非行贿罪的帮助犯。行贿罪涉及向公职人员输送财物以谋利,而斡旋受贿则是公职人员利用职权通过第三方收受财物。因此,斡旋受贿者并非协助行贿,而是独立构成受贿罪。两者在法律上是不同的犯罪行为。
斡旋受贿罪也有称间接受贿罪,根据我国《刑法》第388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罪论。对此种行为,理论上有称斡旋受贿罪的,也有称间接受贿罪的。
1、 从行为人的角度来才考量。1、行为人必须具有一定的职权或地位,并且这种职权或地位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渎职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意志。2、 从渎职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来考量。渎职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在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时,其是受行为人职权或地位的影响还是基于一种单纯的人际关系。
斡旋受贿罪金额认定主要有两大标准:一是“数额较大”,通常指受贿金额超过三万元;二是“数额巨大”,一般指受贿金额超过二十万元。具体数额标准可能因地域经济发展差异等因素有所调整,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颁布。
国家工作人员不是直接利用本人职权,而是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而从中向请托人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的,应以受贿论处。
斡旋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从主体上来讲,利用影响力受贿的主体并非国家工作人员,而斡旋受贿罪的主体仍为国家工作人员。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