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超过诉讼时效是会引起中断的,超过诉讼时效即失去了胜诉权,但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如果债权有“时效已过”之事实,义务人主张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权利的请求权被阻却,义务免于履行。对于权利人而言,债权并不产生任何影响,债权仍是完全债权。
超过诉讼时效即失去了胜诉权,而不是发生中断。但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中断诉讼时效是不能超过二十年的,一般超过二十年诉讼时效的案件法院是不予再进行保护的,但如果有合法的证据同样可以向法院再起诉,这一般都是会结合案件的情况来进行处理的。
超过诉讼时效后诉讼时效是不能中断的,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明确规定了诉讼期间内才有可能会发生中断的情形。这是由于对于那些超过了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案件,此时已经不需要在通过中断诉讼时效来保护民事主体的权益的。
超过诉讼时效的,一方当事人履行是不会中断诉讼时效的,因为此时诉讼时效已经是期限届满的,不会再因为法定的事由,发生中断、中止的情形。但是如果是诉讼时效没有届满的,一方当事人履行的,此时就是可以产生中断的效果的。
诉讼时效中断的时间不能超过20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超过诉讼时效之后不能发生中断,时效中断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超过诉讼时效,不能中断,诉讼时效中断可多次进行,最长不超过最长诉讼时效期间20年,从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要是你的借条过了3年的诉讼有效期还没去起诉的话,也别担心。按照上面提到的那一条款,你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找回这个诉讼期。比如,你可以去找那个欠债的人告诉他,你要追讨这个钱;或者他主动说要把欠你的钱还给你;又或者你直接选择去法院告状或是申请仲裁等等。这样子做之后,诉讼有效期就会被重新计算。
逾期款项如果过了诉讼时效,即使有法定理由,债务人可以通过承认债务、同意还款等行为来中止时效。但过了期限之后,债权人会面临更高的败诉风险。所以,借贷期满了,债权人应该及时维权,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失。
超过诉讼时效后的还款是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还款是可以当作诉讼时效中断的条件中的认诺来认定的,所以是肯定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并从中断之时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