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与律师输出信息后梳理整合生成,文字可能源于人工智能模型,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请酌情参考。
对于侵犯16周岁以下人群肖像权的行为,法律途径包括: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侵权方不履行,受害者可起诉至法院,要求强制执行。由于未成年人通常不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其监护人需承担相应责任,赔偿所有必要款项。
签协议的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赔偿协议意思表示真实,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的情况下才有效,法律并没有统一规定过侵犯肖像权的赔偿标准,赔偿标准可以自行协商,协商不成的,肖像权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的法院起诉。
未成年侵犯肖像权及恶意谩骂、散播,应由其法定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受害方可要求终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情节严重者可依法维权。我国主要通过民事责任手段处理此类案件,包括制止侵害、减少影响、公开致歉和赔偿损失等。保护肖像权,维护个人尊严,共建和谐社会。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