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专题 > 刑事辩护专题 > 强制措施专题 > 被法院强制执行后,法院会不会强制执行

被法院强制执行后,法院会不会强制执行

被法院强制执行后,法院会不会强制执行
为了是刑事诉讼程序顺利进行相关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羁押或逮捕等行为就叫做强制措施。强制措施的执行者是必须经过相关的申请才能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否则属于非法执行强制措施。刑事强制措施一般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而适用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诉讼参与人和案外人不得采用强制措施。
2024-11-15 16:43:58 已帮助3390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被法院强制执行后,法院会不会强制执行

法院一旦作出了强制执行的裁定,那通常就会按照法律规定去进行强制执行。

法院会仔细查看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然后根据这些情况采取各种措施。

像是查封、扣押、冻结、划拨,还有拍卖等等这些手段,目的就是为了让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能够得以实现。

要是被执行人有能够被执行的财产,法院肯定会赶紧采取行动去执行,这样就能很好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可要是被执行人真的没有财产可以执行了,那法院可能就会暂时终结本次的执行程序,等以后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了,再接着恢复执行

总之,法院在作出强制执行裁定之后,一般都会很积极地去推进执行工作的。

不过具体到实际的执行情况,那可就会因为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以及其他一些因素而有所差别。

查看更多
信得过的好律师 包同贺律师擅长:债权债务、刑事辩护、交通事故
咨询律师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包同贺律师

帮助人数: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