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个人所得税法》和国务院《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职工工资薪金所得,扣除应有个人缴纳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减除费用3500元后,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职工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 (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以上就是关于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所得税怎么计算的相关回答,望采纳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与律师输出信息后梳理整合生成,文字可能源于人工智能模型,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请酌情参考。
个人所得税核算遵循累计预扣法,即每月或每年结束时,根据累计收入、免税收入、减除费用、专项扣除等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再用相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例如,月收入7000元,社保支出1000元,起征点3500元,则应纳税所得额=7000-1000-3500=2500元,税额=2500×税率-0。工资到手=7000-税额。税务部门设定每月5000元起征点,七级超额累计税率表确定税率。
个人所得税核算遵循累计预扣法,即每月或每年结束时,根据累计收入、免税收入、减除费用、专项扣除等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再用相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例如,月收入7000元,社保支出1000元,起征点3500元,则应纳税所得额=7000-1000-3500=2500元,税额=2500×税率-0。工资到手=7000-税额。税务部门设定每月5000元起征点,七级超额累计税率表确定税率。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补发工资,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即,纳税人月初第一日至月末最后一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乘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本法规规定了工资个税计算方法,扣除“五险一金”及固定额后,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免征额5000元。实缴税款=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税款。起征点5000元,如某人工资5000元,扣除社保后未超免征额,无需缴税。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性质不同:个人劳务税即对个人劳务报酬所得征税,属于个人所得税的一部分,是个人所得税征税内容的一种。
根据相关法规,月收入十万的劳动者需减去专项附加扣除及五险一金等费用后,按3%-45%的超额累进制税率计税。计算步骤为:月收入100,000元减去每月个人承担的5,000元免税额、企业负担的社保与公积金及专项附加扣除,得到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对应税率并减去速算扣除数,得税款。假设符合条件并完成缴税,税款约为27,590元。此举旨在维持社会公平,控制贫富差距,鼓励提升自我价值,促进财富合理分配。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