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离婚程序第一步,起诉。起诉需要的材料有:起诉书及起诉书副本、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居住证明引起感情破裂的主要原因的证据材料、提供子女的基本情况和抚养状况的证明等材料。(《离婚起诉书标准格式》)
二、法院审理阶段
这是法院离婚程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程序。
1、立案,法院在接到起诉状后,符合立案条件的,法院会在立案后5个工作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您的配偶。您的配偶在接到起诉状副本后,15日内提交答辩状。
2、调解,在审理离婚材料后,法院不会立即进行庭审,而是在庭审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才会开庭审理。
3、开庭审理,在法院开庭审理中,具体的流程有: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是否回避;之后,开始法庭调查,询问当事人和当事人陈述;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询问证人,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询问鉴定人,宣读鉴定结论;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勘验笔录。之后,开始法庭辩论,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双方互相辩论。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与律师输出信息后梳理整合生成,文字可能源于人工智能模型,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请酌情参考。
1、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2、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1、立案:人民法院在收到离婚诉讼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的5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3、法院对当事人进行调解4、调解不成法庭审理5、根据庭审情况判决。
带双方户口本与身份证明去民政局或法院办理;诉讼离婚,带好户口本与身份证,诉状去法院办理起诉。离婚需要双方的居民身份证,所在单位、居委会出具的介绍信,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当事人一寸免冠近照两张。
诉讼离婚分为三个阶段:起诉、审理、判决。离婚案件起诉时,起诉者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诉状和副本。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及现住址;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法院对所提交的材料进行审理;当庭宣判的,应当十日内进行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即发判决书。
包括五点:想要离婚的这个人到法院交上相关的材料;上交之后法院会看是不是要管这件事情;法院先调和两个人的关系;如果上一步骤不可以的话就公开地进行审判;最后由法院来做最后的决定。
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2、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法院正式受理案件。3、案件移送民事庭审理。4、民事庭向另一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同时,法院也通知你到庭参诉。5、双方到庭,由法院进行调解。6、法院开庭审理,作出判决。
1、起草起诉状。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3、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7)开庭(8)法院作出判决。
1、起草起诉状;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7、开庭;8、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如何分割财产,子女抚养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作出判决。
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你凭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50元。3、法院的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4、到庭应诉。5、由法院进行调解。6、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
1、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经立案审查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发出立案通知书,法院正式受理案件。3、法院的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4、民事庭受案后,向另一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同时,法院也通知你到庭参诉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
离婚财产分割起诉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起诉、审理、判决。其中,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