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裁决书里,一旦出现时效中止的状况,就需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来判别。
所谓时效中止,指的是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由于法定事由,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此时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便会暂时停止。
那些法定事由包含不可抗力,像自然灾害之类的;还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亦或是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等情况。
当中止时效的事由消失后,诉讼时效期间会继续计算。
倘若对民事裁决书中的时效中止存有争议,那就得从上述法定情形以及证据方面展开分析和判断。
要是情况必要,还可以通过上诉或者其他法定程序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