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这仲裁裁决就是最终的,对双方当事人那可是有约束力的。
要是其中一方不履行裁决,那另一方就有权去找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对裁决进行强制执行。
不同的国际仲裁机构都有它们自己专门的规则和程序,像国际商会仲裁院、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之类的。
这些机构做出的仲裁裁决在国际商业领域那可是很被认可的,也能很好地被执行。
不过,仲裁裁决也不是没有挑战的。
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裁决被撤销,或者被拒绝承认与执行的情况。
比如说,要是存在违反程序规则,或者仲裁庭越权之类的情形,就有可能导致裁决被撤销。
总的来说,国际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一般来说是很有权威性和执行力的,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是得根据相关的法律和规则来进行评估和处理。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互联网相关知识与律师输出信息后梳理整合生成,文字可能源于人工智能模型,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请酌情参考。
国际仲裁的裁决期限是3个月,瑞典法律规定应在收到裁决书3个月内提起诉讼,德法律规定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申请不得超过3个月,法国法律规定裁决宣告确定后,应于1个月内提起诉讼,英国法律规定上诉在仲裁裁决作出之日28天内提出。
国际仲裁裁决是具备强制执行力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仲裁裁决来说,实行的是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书下达之后具备法律约束力,可以约束当事人的行为,双方当事人要按照裁决进行的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
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管辖地是做出裁决国的法院,这是属地管辖,人们之间因为国际商事纠纷需要仲裁的,在拿到裁决书后如果想撤销,应当尽快去管辖法院处理,这个时效是两个月。法院受理申请,认为符合撤销条件的,出具撤销仲裁判决书。
涉外仲裁案件可以由一个国际仲裁员进行裁决,需要下达裁决书,要明确裁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仲裁裁决时,要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与合同密切联系原则,要适用国际公约,要参考国际惯例。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的程序、效力与救济是撤销裁决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它作为一项不折不扣的司法行为,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的司法程序。要有明确的撤销申请人和撤销相对人,服从有权撤销裁决的法院的管辖,按照法定期限申请撤销裁决和裁定撤销裁决。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指的是法院或者是其他有权的机关承认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终局的约束力,并且对于不执行的一方在经过申请以后进行强制执行的一种制度。当然如果对裁决不服的话,也是可以向法院进行起诉的。
《仲裁法》第20条: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法院的司法监督有决定性作用,仲裁的民间性-仲裁不能游离于一国法制之外独立存在(对证据、财产采取临时措施;临时仲裁下仲裁庭组庭障碍的救济)(3)构成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的依据 (4)仲裁协议独立性原则。
《仲裁条款议定书》、《关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和1958年于纽约签订的《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是国际上有关国际商事仲裁的重要公约。其中1958年《纽约公约》已取代了前两个公约,成为目前国际上关于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最主要的公约。我国于1986年加入该公约,于1987年4月22日生效。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