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股东,指的是那些实实在在拿出资金来认购公司股份的投资者,然而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以及工商登记等方面,却被记载成了其他人。
通常情况下,隐名股东实际参与公司经营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这当中蕴含着一定的法律风险。
从公司治理的层面来看,因为他们在名分上并非登记在案的股东,所以在参与经营决策时,往往会遇到程序上的阻碍。
在对外的关系里,依据公示公信原则,当善意的第三人与显名股东进行交易时,隐名股东很难直接去主张自己的权利。
要是想保障自身的权益,隐名股东最好能和显名股东签订一份细致全面的代持股协议,把双方的权利义务明确下来,比如参与经营的权限、收益的分配以及股权的处置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同时,一定要留存好实际出资的凭证以及参与经营决策的相关证据,这样在出现争议的时候,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