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法律条文,倘若约定的违约金比所造成的损失要低,那当事人便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对其进行增加;要是约定的违约金过度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同样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适当减少。
在对违约金是否过高或过低进行判断时,法院或仲裁机构通常会全方位地衡量诸多因素。
针对过高的判定,会把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纳入考量范围。
通常会以不超出实际损失的 30%当作参考标准,不过这并非是绝对的。
倘若涉及到违约金调整的争议,当事人应当积极地收集相关证据,像实际损失的相关证据等,以此来支撑自己对于违约金过高或过低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