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起诉离婚一般需要在立案后多久开庭法律没有统一规定,但是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作出书面答辩,法院会提前3天通知开庭,所以立案最少要过20天才开庭。
实践中,具体精确的时间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当事人应当根据法院发出的开庭通知书上的时间确定。
一、诉讼离婚案件审理的时间:
1、离婚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
2、适用普通程序,审限6个月,案件复杂可以延期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3、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需要再等待6个月才能再次起诉离婚。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三、诉讼离婚的流程如下:
1、第一阶段:起诉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以下三个程序: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起诉离婚需要的证件材料:
①离婚起诉状;
③离婚理由的事实证据;
④财产分割相关证据(房产证、存折、汽车、公司营业执照、股权比例证明和其他财产清单)。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并告之不予受理的理由。
2、第二阶段:答辩阶段。
(1)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2)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
被告在十五日内不提出答辩,人民法院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
如果被告确因非个人意志的原因在十五日内不能作出答辩,可以据实向人民法院申请,请求延期,人民法院院长可以作出延期的决定。
3、第三阶段:开庭审理阶段。
这一阶段进入离婚诉讼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审查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它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法庭调查;
(2)法庭辩论;
(3)法官主持调解;
(4)调解无效、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第一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第一百三十一条
审判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
第一百三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第一百四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律师提示: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起诉离婚立案后多久可以开庭审理?”相关内容。如果没有找到符合您情况的答案,欢迎随时咨询律图网专业律师,我们24小时在线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相关补充1:
分手了彩礼要不回怎么起诉
起诉程序为: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四)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六)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
相关补充2:
可以,不付抚养费,起诉也不拿钱,只要判决书生效,并且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一定会强制执行的。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
2023-02-20 16:42:50 回复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
一般来说,民事案件立案后开庭时限没有强制规定,差不多需要 1 到 3 个月,具体时间会受到案情复杂…...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
申诉再审立案到开庭一般情况下是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实际上在从申诉到具体的开庭时间,通常都是规定在我们…...
离婚立案后多久开庭并没有法律规定,法院对离婚案件立案后,会取得采取什么程序审理,从法院受理到做出判…...
立案以后多久能开庭审理在法律上并规定,应当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而定,如果是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是在6…...
立案后,再审程序的开庭通知时间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但一般情况下,如果按一审程序审理且适用简易程序,审…...
最高法院再审立案后,开庭审理时间需视案情而定。原告立案并送达被告起诉书后,通常需等约一个月开庭。法…...
我国法律制度没有规定再审案件立案后多长时间之内可以开庭,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113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