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议当事人搜罗诸如借条、借条、收据等直接证据,假如无直接证据则搜罗证人、电话录音以及邮件、短信往来和银行汇款记录等证据,然后赶紧向法院诉讼要求还钱。因为债权一旦超发生2年的诉讼时效,债务人就享有时效抗辩权,就能够不用清偿债务。
2.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切实充足,法官就会采信观点、裁判胜诉。胜诉之后,如果一方在裁判书限定的履行期内未履行法院的裁判,另一方应该赶紧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另一方的财产。因为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的时效,就是裁判奏效后2年内。
3.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看债务人名下的房屋、车辆、证券和存款,但是更多的财产线索以及证据还是需要当事人进行提供的。
4.如果被执行方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又拒却履行法院的奏效裁判,则被执行会有逾期还钱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和诚信档案中。 这样就会限制被执行方的银行借贷等金融服务,被执行方可能也会被法院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执行司法拘捕。
5.如果被执行方有本领执行却拒不执行法院的奏效裁判,那么就涉嫌构成“拒不执行裁判、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裁判、裁定有本领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019-02-12 16:58: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