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恋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可以立案。具体立案条件如下:
1. 金额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 诈骗行为:包括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被害人财物。例如编造虚假身份、情感等骗取对方钱财,或者以各种理由要求对方转账汇款等。
3. 被害人主观认识:即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如果被害人明知对方在诈骗仍自愿处分财物,一般不构成诈骗立案的情形。
4. 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施诈骗行为,才会被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如果诈骗金额未达到此标准,但具有多次诈骗、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等情节严重的情况,也会予以立案。在报案时,提供详细的证据材料,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对方身份信息等,有助于公安机关进行立案审查。
婚后共同购买的房子,一般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以下是具体的判断依据和计算方式:
判断依据
? 共同财产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等,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因此,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无论登记在一方还是双方名下,均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 约定优先原则: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双方在婚前或婚后有书面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那么应按照约定处理房产归属问题。
计算方式
在分割夫妻共有的房屋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
? 出资情况:包括购房款的来源、支付比例等。虽然婚后购房一般视为共同财产,但如果一方能证明其出资比例远高于另一方,那么在分割时可能会适当考虑这一因素。
? 贡献大小:双方对家庭的贡献,包括对房屋的维护、装修等添附行为的投入等。这些因素虽然不直接决定房屋的归属,但可能影响分割时的补偿比例。
? 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法院通常会考虑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分割房屋时,可能会倾向于将房屋或房屋的部分权益判给女方或负责抚养子女的一方。
综上所述,婚后共同购买的房子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除非双方有书面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在分割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判决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民事诉讼不影响孩子上军校政审。政审主要关注的是个人及家庭成员是否有犯罪记录、政治立场是否坚定、道德品行是否良好等因素,而民事诉讼主要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纠纷,例如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纠纷等,与政审所关注的点并不直接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民事诉讼中有不当行为,如伪造证据、恶意诉讼等,这些行为可能会反映出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从而间接影响政审的结果。然而,这种情况属于个别案例,不能作为一般规律。
综上所述,单纯的民事诉讼不会影响孩子上军校政审,但应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避免在诉讼中有不当行为。
领证前男方买了房子但房贷没还完,领证后一起还贷,这种情况下,房子首付部分属于男方的婚前个人财产,而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其对应的增值部分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女方有权获得这部分财产的一半。
如果去公证,想要将房子所有包括首付都公证为一半,这通常是不被支持的。因为公证处会基于事实情况进行公证,而房子的首付部分是在领证前男方个人支付的,这部分财产权益归男方所有。公证不能改变这一事实,因此无法将首付部分也公证为女方的一半。
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建议双方充分协商,明确各自在房产中的权益份额,并签署书面协议。如果协商不成或需要法律帮助,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咨询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