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拘役是指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
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一般是指所犯罪行较轻,但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险性。如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犯罪人只是对他人采取非法剥夺自由的手段,将其锁、捆在某一地点,其犯罪行为较轻,但这种行为就犯罪人本身而言,有可能随时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生命安全,对于这类犯罪,可给予拘役的刑事处罚。
查看全文 >>
3
《刑法》第43条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前,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刑罚。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看守所执行刑罚。”
……
查看全文 >>
4
拘役是一种刑事处罚手段,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之一,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
根据刑法第42条和第69条的有关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得超过1年。
查看全文 >>
5
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拘役的刑期最短不少于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所以,拘役是中国对罪犯予以关押、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三种自由刑中最轻的一种。拘役就是通俗的坐牢,拘役是一种刑罚方法,是刑事犯罪后给予的刑事处罚。
查看全文 >>
6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因此,如果是判处拘役的,是可以缓刑的。
7
拘役,是剥夺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是主刑之一,被判处拘役的,会有案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拘役的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投诉/举报
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拘役相关百科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为了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合法行政,因此专门设立了行政监督机关来监督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那么大家知道行政监督的主体是谁…
2023.09.22
259742人阅读
-
有些情况下,公民与国家机关之间产生纠纷时,就需要上级机关来对该问题进行裁决,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行政裁决,那么大家对行政裁决了解多少呢?…
2023.09.22
34703人阅读
-
物权,一般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其中所有权是大家最为熟悉的,那么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内容有哪些,以及最新物权…
2023.09.22
48032人阅读
拘役相关咨询
律图顺义区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在法律层面上,未成年人实施暴力行为是被视为违法行为的。对于年满14周岁但未达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若是实施了殴打他人的行径,则有可能面临着行政拘留、罚款等惩罚措施;
然而,若属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群体中,那么他们的此类行为虽不被法律所追究,但仍须要求其父母或其他合法监护人承担起教育管理职责。
然而,如若未成年人在其行为中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甚至可能涉及到犯罪问题,那么他们将依法受到刑事追责。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律图通辽市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1、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对于已经受到刑事拘留的涉案人员,是存在得到释放可能的。
2、若公安司法部门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发现相关证据不足以证明犯罪嫌疑者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时,应当依法撤销案件,同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释放。
3、除此之外,当人民检察院决定不予批准逮捕时,公安机关必须在接收到通知之后立即释放相关人员,并将实际执行情况及时向人民检察院进行通报。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损害赔偿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自犯罪嫌疑人首次接受侦查机关讯问或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依仗着手中的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开具的证明文件及委派书或法律援助公函便可顺利地与犯罪嫌疑人见面。
然而,倘若当事人已遭刑事拘留,亲友们则无法直接探视,唯有律师有权前往看守所与其会晤。因此,家属们务必抓紧时间委托律师进行会见,以便与嫌疑人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案件情况,为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明确是否存在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判断是否构成犯罪等问题,力争为其争取到最轻的处理结果,并全力维护其合法权益。
在申请会见时,需向相关部门提交委托人(即其监护人、近亲属)的有效身份证件,同时还需要提供能够证明委托人与嫌疑人之间关系的证明材料(如户口簿、结婚证等)。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
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律图平谷区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刑事拘留期限最长期限为37天。若公安机关经审理判定被拘留人员有必要进行逮捕,则应在拘留行为发生后的3个自然日内,如遇特殊状况,可延长至1至4个自然日。针对那些流窜作案、频繁作案及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提交审查批准的期限可适当延长至30个自然日。在此期间内,检察院将在7个自然日内做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互联网纠纷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对于盗窃犯罪,若在被拘留7日之后,其涉及的金额达到法定的盗窃罪立案标准,那么该案件将自动升级至刑事诉讼阶段,进而被认定为构成盗窃罪。而相较于此,盗窃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首先,盗窃公私财产价值需达人民币一千元或以上;
其次,在过去两年内,实施了三次及以上的盗窃行为;
再次,未经许可擅自闯入他人家庭生活区域,且与外部环境相对隔离的住所进行盗窃活动;
此外,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盗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
最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产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以及扒窃公私财物等行为均可视为盗窃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