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交通事故百科>交通事故处理百科 > 交通事故处理期限
交通事故处理期限

交通事故处理期限

在一些人口集中城市,都会出现早晚高峰的情况,难免有时就会发生交通事故,那么交通事故处理期限规定有哪些,交通事故处理时间期限有哪些,以及重大交通事故处理期限有哪些呢,希望这些内容能够让你有所帮助!

2023.09.04 6306人阅读
1

交通事故处理期限规定

很多人对于交通事故报案期限和交通事故处理期限规定不是很清楚,大部分人当发生交通事故时都会第一时间选择报警,让交警部门来处理事故。但是交通事故报案期限与交通事故处理期限规定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以下由律图小编来具体介绍。

一、交通事故报案期限是多久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条“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之规定,交通事故报警没有时间限制,但是建议尽快报警,时间长了会影响案件调查,交警部门也可以不受理。

二、交通事故的处理期限是多久

公安部令第104号《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对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时限作出了明确规定。交通民警应严格依照规定时限处理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也应依照规定时限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

......

查看全文 >>
2

一般交通事故处理期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从而爱车一族也逐年增加,这也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为了解决交通事故,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很多人关注交通事故的处理期限。今天,律图网的小编为大家介绍一般交通事故处理期限是多长时间相关知识,快来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处理方法

1、现场私了。根据情形而定,没有人员受伤,仅仅是小擦小碰,并且双方对事故责任无争议的,可根据市场报价要求赔偿。比如甲方主要责任,乙方保险杠也仅有轻微剐蹭,商量之后甲方给以乙方一定的赔偿,然后各自修车。

2、快速理赔。同样的,没有人员受伤,仅仅是小擦小碰,并且双方对事故责任无争议的,双方填写《交通事故现场协议书》,确定责任后各自报案(或者全部责任方报案),快速撤离现场并相约到双方或者全责一方保险公司进行定损维修。

3、报案。有人员受伤,或者有重大经济损失,抑或双方对事故责任判定有争议的,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必须保护现场并立马报案(交警以及保险公司),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之后再到相关保险公司进行定损维修。

......

查看全文 >>
3

重大交通事故处理期限

一、重大交通事故处理期限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自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应按下列时限作出: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

因交通事故情节复杂不能按期作出认定的,须报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按上述规定分别延长5日、15日、20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出后,应当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30日内,应当作出维持、变更或撤销的决定。

二、重大交通事故如何处理

特大事故发生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必须做到:

......

查看全文 >>
4

轻微交通事故处理期限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交通事故都属于轻微的交通事故,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异议可以选择自行协商处理。如果不自行协商处理的话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处理。那么轻微的交通事故处理的期限是多久呢?今天律图整理了相关资料,供大家了解阅读。

1、暂扣车辆期限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暂扣交通肇事车辆、嫌疑车辆、车辆牌证和当事人的驾驶证,但应开具暂扣凭证。因检验、鉴定的需要,暂扣交通肇事车辆、嫌疑车辆、车辆牌证和驾驶证的期限为20日;需延期的,经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延长20日。

2、责任认定期限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自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应按下列时限作出: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

......

查看全文 >>

交通事故处理期限相关百科

  • 交通事故和解协议书

    交通事故和解协议书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双方当事人不希望通过打官司来获得赔偿,而是打算私下和解。 与诉讼相比,虽然和解具有程序简单、方便快捷…

    2023.09.20 114992人阅读
  • 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交通事故处理是指对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事件的处理。交通事故处理的依据有《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2023.09.20 335560人阅读
  • 学生票预售期

    学生票预售期

    众所周知,学生时代是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的,比如买票的时候购买学生票可以打折,甚至连学生票的预售期跟普通火车票的预售期也是不同的,那么大家…

    2023.09.18 62159人阅读

交通事故处理期限相关咨询

工伤工资支付期限是多久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1. 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通常不会超过12个月。 2. 要是伤情严重或者情况比较特殊,经过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不过,延长的时间不能超过12个月。 3.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原来的待遇就会停发,然后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4. 停工留薪期满后,如果工伤职工还需要治疗,那就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5.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来负责。 6. 单位要按照职工原来的工资福利待遇,按月支付工伤工资,一直到停工留薪期满为止。要是停工留薪期延长了,相应的工资支付期限也会跟着延长。

银饰退货有无时间限制?

石志忠

石志忠律师 最近回复:

是怎么购买的,实体店,还是网络购物,要求不一样的。

向我提问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有上限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一)对于普通劳动者,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按经济补偿标准二倍支付赔偿金。计算经济补偿时,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给一个月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算一年,不满半年给半个月工资。 (二)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支付经济补偿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算,支付年限最高不超十二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行政诉讼时效期限是两年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一)一般行政诉讼时效:通常情况下,行政诉讼时效期限是六个月。也就是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如果要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得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个月内提出,当然,要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那就按照另外的规定来办。 (二)涉及不动产及其他案件的最长时效:要是因为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从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了二十年才起诉的,法院就不会受理了;除了不动产的其他案件,要是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才提起诉讼,法院同样不会受理。 (三)权利被侵害起算及最长保护期限:诉讼时效期间是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时候开始计算的。不过要注意,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要是超过了二十年,人民法院就不会再保护了。另外,具体情况有可能因为法律修订或者有特殊规定而出现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经济补偿金不超过12个月的限制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 经济补偿金“不超过12个月”的限制适用于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特定情形,若未达该标准则不受此年限限制。 法律解析: 依据相关法律,当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特定标准时,支付经济补偿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数额支付,且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这里“月工资”指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设置此限制,一是平衡用人单位在高收入劳动者离职时的经济补偿负担,防止补偿过高给企业带来过重压力;二是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维护企业正常经营间寻求平衡。例如,若企业面临大量高收入员工离职,无此限制可能使企业经营难以为继。但对于月工资未达标准的劳动者,计算经济补偿金不受12个月年限限制,以充分保障其权益。若对经济补偿金相关问题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5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