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刑事辩护百科>强制措施百科 > 管制是什么意思
管制是什么意思

管制是什么意思

犯罪嫌疑人如果涉嫌某些违法犯罪行为,但是又不严重的情况下,就可能会被判处管制。这个时候,很多人对此就有疑问,管制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律图小编来告诉大家管制是什么意思以及管制的相关知识,供大家阅读。

2023.09.16 256575人阅读
1

管制是什么意思

管制是一种刑事量刑种类,也可以说成是最轻的一种刑事处罚。法律规定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并不是很清楚管制是什么意思,而具体又有哪些特征。

一、管制是什么意思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二、管制与拘役的区别是什么

......

查看全文 >>
2

管制的特点

管制属于《刑法》中规定的五大主刑之一,同时也是一种自由刑,但其强度是最轻的。对于一些犯罪,法律明确规定是要处管制的。现实中,了解清楚管制的特点就是很重要的内容。

1、 只限制自由而不剥夺人身自由。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判决管制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仍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原居住地工作和生活,

2、 被判决管制的犯罪分子要接受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并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3、 管制的判决归人民法院,管制的执行归公安机关。其他任何机关和个人不得行使判决权和执行权

......

查看全文 >>
3

管制和拘役的区别

针对不同的刑事案件,我国刑法有各种不同的量刑种类.其中包括管制和拘役,但是对于两者的区别大多数人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那么,管制和拘役到底有什么区别?

(一)管制的适用范围

1、罪行性质轻、危害小。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可以适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这些犯罪的共同特点是罪行性质不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小。

2、人身危险性较小。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适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人身危险性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很大,管制将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

查看全文 >>

管制是什么意思相关百科

  • 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区别

    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区别

    司法实践中,如果行为人涉嫌了某些违法行为,就可能会面临着行政拘留或者刑事拘留,很多人就不能把这两种拘留做一个区分,针对这个问题,律图小编为…

    2023.09.18 192282人阅读
  • 管制是什么意思

    管制是什么意思

    犯罪嫌疑人如果涉嫌某些违法犯罪行为,但是又不严重的情况下,就可能会被判处管制。这个时候,很多人对此就有疑问,管制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律图小编…

    2023.09.16 255670人阅读
  • 逮捕的条件

    逮捕的条件

    公安机关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有潜逃或者毁灭证据等意图时,是可以对其进行逮捕的,说到逮捕,大家知道逮捕的条件有哪些吗,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对犯罪嫌…

    2023.09.15 99824人阅读

管制是什么意思相关咨询

刑事强制措施是否能存在两种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刑事强制措施有可能存在两种乃至两种以上相配套施行的情形。此等刑事实体法授权的措施涵盖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以及逮捕诸项内容。例如,针对某些审理起来颇为棘手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可能最先面临拘传,尔后依据案件的深入调查及审理情况,变更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这两种不同的强制措施。然而,实施多种强制措施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所设定的条件与程序。通常而言,司法机关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害程度、证据收集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权衡,从而决定究竟应当采用哪一种或者是哪几种强制措施,以确保刑事诉讼的顺利推进并维护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

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期限为几年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关于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申请的相关时限规定,通常情况是自被处罚者的法定上诉期限结束后的三个月之内。然而,若被处罚者在此期间未提出复议及诉讼请求,同时也未履行其应尽之行政决定义务的话,那么无行政强制执行权力的行政机构将有权利在期限结束之后的三个月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 法律依据: 《行政强制法》第五十三条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章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过了两年还能申请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通常来说,在一般状况下,申请人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申请的法定期限为两年;然而,当出现法律规定的中断或中止事由时,即便已经超过两年,仍可提交申请。比如,当期限内,因为当事人一方主动提出履行义务或者表示愿意履行责任时,便会导致时效的中断,自此开始,申请执行的期限将被重新计时。同样地,若因突发事件如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到申请者的权益主张,本应有效的时效将被暂时中止。然而,自阻碍因素消退之日起,申请执行的期限将会自动恢复至正常状态并继续进行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缓刑前三个月严管期,可以在市里不同的区活动吗?

宋卓彬

宋卓彬律师 最近回复:

你好,具体情况可以再说明一下,帮您进行详细的分析解答G

向我提问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5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