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部分的犯罪都是行为人以作为的方式进行的,但也有一些犯罪以不作为的方式也可以构成,比如说母亲不给刚出生的婴儿喂奶,就有可能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既然说到了不作为犯罪,那么大家知道不作为犯罪的概念是什么吗?
一、不作为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直接规定,负有法定义务而拒绝履行,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
二、不作为犯罪有哪些特征
(一)违反法律直接规定。是指《刑法》有直接规定的罪名,才构成犯罪,即罪刑法定原则:“法无规定不为罪”,严禁“类推”。以《刑法》确定罪名为准。
......
查看全文 >>
3
说到不作为犯罪,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要想认识不作为犯罪,首先就要认识它的构成要件。那么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1)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
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是不作为之作为义务的主要来源,这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在纯正不作为中,作为义务都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这里的法律规定,是指由其他法律规定而经刑法予以认可,如果只有其他法律规定而未经刑法认可,则不能成为不作为之作为义务。
(2)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
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是指一定的主体由于担任某项职务或者从事某种业务而依法要求履行的一定作为义务。
......
查看全文 >>
4
行为人以积极的作为方式来实施犯罪的情况比较常见,而以不作为犯罪来实施犯罪就比多了,最主要的就是遗弃罪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成立不作为犯罪需要满足成立条件,那么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有哪些呢?
1、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义务(作为义务)。
在一个儿童不慎落入水中的情况下,岸边任何人的有效救助行为都可以使该儿童幸免于难。在此意义上说,任何人的不救助都是该儿童死亡的原因。但是,如果认定岸边没有救助的任何人都成立故意杀人罪,则明显不当扩大了处罚范围。只有那些在法律上应当保证不发生死亡结果的人的不救助行为,才值得作为犯罪处罚。这种处于保证地位的人,理论上称为保证人。而哪些人属于保证人,关键在于哪些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以防止结果发生的法律性质的义务。
......
查看全文 >>
5
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有以下这些: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以及职业或者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不作为犯罪包括遗弃罪等犯罪。
6
所谓先行行为,指先于成为问题的法益侵害行为的行为。
先行行为必须限定一定的条件才负有作为义务,其条件为:
(一)先行行为必须是行为人本人所为之行为。
(二)必须有足以侵害他人法益的危险状态存在。
(三)先行行为与危险状态之间必须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四)行为人对其先行行为造成的危险状态有义务救助且有履行义务的可能性。
投诉/举报
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不作为犯罪相关百科
-
说到强奸罪,大家普遍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对犯罪分子进行处罚,换句话说也就是强奸罪量刑是怎样的,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不是特别清楚,针对这个问题,律…
2023.09.22
153459人阅读
-
法医鉴定是司法程序中有关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运用医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与人身有关的活体、尸体及生物物证等的检验鉴定工作,从而取得…
2023.09.22
500193人阅读
-
缓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那么缓刑的条件有哪些,符合缓刑的条件规定有哪些,以及不适用缓刑的条件是什么呢,快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这些内容能…
2023.09.22
61758人阅读
不作为犯罪相关咨询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加重处罚。
解析:
按实际情况,如果属于第二次按诈骗罪进行定罪处罚的,符合累犯情形的,按累犯进行处理,应当从重处罚,但是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例如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对于累犯是不能适用缓刑的,这是因为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所以,诈骗罪累犯是不能适用缓刑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不是。
解析:
诈骗罪不是结果犯,是属于行为犯罪的。行为犯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它以行为是否实施完成为标志。这种行为要有一个实施过程,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
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不能。
解析:
首先,诈骗罪坐牢后还是需要还款的,而且银行对客户都有信用记录,一般信用记录较低的再贷款的时候会有些困难。
一般,银行会把涉嫌信用卡诈骗的人拉入黑名单,就更不用说贷款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对于贷款,银行首先要看的就是客户的信用等级,不同的等级能贷款的金额也是不同。犯了信用卡诈骗罪就相当于在银行的信用记录上有了黑点,要想贷款是很困难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解析:
根据诈骗案件具体情况,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诈骗罪的判刑标准:
1、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结论:依法律规定和具体犯罪情形。
解析:
集资诈骗罪从犯会判多久取决于法律规定和具体犯罪情形。集资诈骗案件的从犯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但是相比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惩罚是相对较轻的。
从犯如果能够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或者经侦机关的调查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者线索的,都是可以作为能够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依据。
对于大部分案件,从犯都会轻判处理。关于集资诈骗从犯怎么判,有时此类案件中从犯的量刑不一定比主犯轻,主犯如果有从轻、减刑情节,其量刑也有可能比从犯更轻。这个还得从涉案金额、犯罪动机、对主犯量刑、从犯的参与程度等来判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