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出门的上班的途中被人给开车子撞到了,现在对方逃逸了之后死不认账,报警之后交警来处理,被交警认定肇事逃逸认定怎么认定的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70号令)》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以上八种行为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追求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专业解答如果对警方没有认定对方逃逸的交通事故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交书面复核申请,详细说明判断错误的地方和理由依据,并附上相关证据。同时,应该努力收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比如监控录像、目击者证词等。
专业解答交管部门要是没有判定涉案车辆逃逸,就会影响到事故的处理和法律责任的分配。在赔偿方面,要是没有逃逸行为,也没有加重处罚的规定,就会影响到受害方的权益保障。在确定事故责任的时候,交管部门需要全面评估现场的证据和双方的陈述。
专业解答发现事故责任书指对方肇事逃逸,您可以这样做: 1.立马联系保险公司,将认定书和证据提交给他们,以此来启动理赔程序。 2.如果没有获得足额赔偿,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索要赔偿。 3.如果肇事行为涉及刑事责任,公安部门会依法对其进行追究。
专业解答遇到交警未出认定书的情况,不必惊慌。此时,应积极与交警部门沟通,了解事故认定流程;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明确自身权益保障措施;同时,务必保留相关证据,以便后续处理。只有通过合法途径,才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专业解答若对交警部门未认定肇事逃逸有疑问,可提交书面申请,复核相关情况。在申请中详细阐述质疑和证据。对复核结果不满,可向上一级交警部门投诉。此外,要收集证据,考虑通过民事诉讼向对方追责,要求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