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诉讼,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解析:
1、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提起诉讼,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2、但是,如果当事人没有正当理由,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没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在行政处罚决定书规定的期限内履行的,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专业解答对劳动仲裁判决结果持有异议的民事诉讼程序解析办理劳动仲裁起诉手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主张劳动争议权益的当事人须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书面的起诉申请及相关材料;其次,法院在收到上述文件后,会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若符合受理条件,则会在七个工作日内予以立案处理;反之,若不符合受理标准,也会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第三步,作为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原告方,需在法院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相应的诉讼费用,如逾期未缴,则会被视为自动放弃诉讼权利;最后,在正式立案之后,法院将会把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方。
专业解答劳动争议诉讼通常是因为人们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而产生的,主要集中在劳动合同、社保、福利等纠纷上。如果是因为雇主单方面解约引起的,就会被归类为解除劳动合同纠纷。其关键在于通过合法的法律途径,公正地解决劳动者和雇主之间关于权益和义务分配的分歧。
专业解答如果对劳动仲裁的结果有意见,可以提起劳动争议诉讼,让法院进行复审和裁决。这是劳工或雇主的法定权利,当他们认为仲裁不公平的时候可以用。在打官司的时候,要清楚地说明自己的要求,比如加薪、赔偿或者恢复劳动关系等等。
专业解答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并提起诉讼后,案件立案到开庭的时间一般不好预估,差不多是立案后的一到两个月。不过具体的开庭日期可能会因为案件数量、复杂程度等因素发生变化。法院会根据法定程序,书面通知当事人开庭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专业解答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若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都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不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上诉时间不同。劳动者若对裁决有异议,应在收到裁决书的15天内向法院上诉;用人单位若不满裁决,可在收到裁决书的30天内申请撤销,向所在地中级法院提出。此外,劳动争议案件必须先仲裁后诉讼,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行政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