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结论:
被指使挪用公款是否担责及如何处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可能不认定为犯罪,也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共犯,量刑时可根据情况从轻处罚。
法律解析:
依据相关法律,若被胁迫参与挪用公款且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可不认定为犯罪;若有一定意志自由参与其中,则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量被指使一方的主观认知、行为作用大小等因素。若能证明是被他人指使且未获取个人利益,量刑时可从轻。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都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被指使后及时保留证据、配合调查、主动交代事实可争取从宽处理。若您遇到类似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被指使挪用公款是否担责及处理要依具体情形判断。若被胁迫参与且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可不认定犯罪;若有一定意志自由,则构成挪用公款罪共犯。司法实践会综合考量主观认知、行为作用等因素,若能证明被指使且未获个人利益,量刑时可从轻。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动、营利活动,或数额较大超三个月未还均可能构成本罪。
处理建议如下:
1.被指使后及时保留被指使的证据,如相关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便证明自身情况。
2.积极配合调查,如实主动交代事实,争取获得从宽处理的机会。
法律分析:
(1)被指使挪用公款的责任判定需根据具体情形。被胁迫参与且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定为犯罪;有一定意志自由,则构成挪用公款罪共犯。
(2)司法实践会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如被指使一方主观认知、行为作用大小等。若能证明被指使且未获个人利益,量刑时可从轻。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存在三种情形可能构成本罪,包括进行非法活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
(4)被指使后及时保留被指使证据,配合调查并主动交代事实,可争取从宽处理。
提醒:
被指使挪用公款情况复杂,若涉及此类案件,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应对。
(一)若被胁迫参与挪用公款且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可争取不被认定为犯罪。要积极收集自己受胁迫的证据,如相关的威胁短信、通话录音等。
(二)若有一定意志自由而构成挪用公款罪共犯,需明白自己行为的性质。证明自己是被指使且未获取个人利益,可收集指使方的指示信息、资金流向等证据,在量刑时争取从轻处罚。
(三)被指使后及时保留被指使的证据,如聊天记录、书面指令等,配合调查,主动如实交代事实,以此争取从宽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