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甘肃法律咨询 > 兰州法律咨询 > 兰州合同违约法律咨询 > 赔了违约金合同能解除吗

赔了违约金合同能解除吗

韩** 甘肃-兰州 合同违约咨询 2025.04.18 00:50:31 448人阅读

赔了违约金合同能解除吗

其他人都在看:
兰州律师 合同事务律师 兰州合同事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可解除的,支付违约金合同即解除。
2.未约定的,违约方付违约金后,守约方有解除与否的选择权。
3.违约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守约方可法定解除。未达此程度,守约方或不同意解除,要求继续履行。如小A延迟交货付违约金,若货对小B无意义,小B可解约;有需求则可要求继续履行。

2025-04-18 05:21:04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赔了违约金后合同能否解除要视情况而定,有约定按约定,没约定则守约方有权选择是否解除,违约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守约方可法定解除。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合同的解除遵循意思自治和法定规则。若合同明确约定支付违约金可解除合同,那么支付违约金就会产生解除合同的效力。在无此约定时,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守约方有选择权。若违约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守约方可行使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若违约未达此严重程度,守约方可能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就像小A和小B的货物买卖合同,小A延迟交货付违约金,若货物交付时间对小B无意义,小B就能解除合同;若小B仍有需求,就可要求继续履行。如果大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类似关于违约金和合同解除的问题,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2025-04-18 04:04:05 回复
咨询我

赔了违约金后合同能否解除要看具体情形。若合同明确约定支付违约金可解除合同,那么支付违约金就会产生解除合同的效力。要是合同无此约定,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守约方有决定是否解除合同的权利。当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守约方可依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若违约程度未达此标准,守约方可能不同意解除合同,而要求继续履行。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签订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支付违约金与解除合同的关系,避免后续纠纷。
2.违约发生后,违约方应及时与守约方沟通,了解其对合同解除的态度。
3.守约方需综合考虑自身利益和合同履行情况,合理行使解除权或要求继续履行。

2025-04-18 03:14:5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当合同中有明确约定支付违约金可解除合同时,按照合同约定执行,支付违约金后合同即解除。例如双方在合同里写明违约方支付一定数额违约金后合同自动解除,那么就遵循此约定。
(2)若合同无此约定,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守约方有选择权。如果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守约方可行使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若违约程度较轻,未达到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程度,守约方可能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而不同意解除。

提醒: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支付违约金与解除合同的关系,遇到合同违约纠纷,因案情不同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4-18 02:38:09 回复
咨询我

(一)若合同中明确约定支付违约金就可解除合同,那么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后合同解除。
(二)若合同无相关约定,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守约方有选择权。若违约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守约方可行使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若违约未达此严重程度,守约方可能不同意解除,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此条法律说明当违约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当事人有法定解除权。

2025-04-18 00:59:21 回复

一、违约责任的免除是指什么违约责任的免除是指当事人的行为虽然构成了违反合同,但是根据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谅解,无需承担因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当事人违反合同的约定即构成违约,民事活动的内容是权利义务,而权利义务的焦点是财产责任,合同的顺利履行就是财产权利的顺利实现。因此,确立违约责任的免责条件和免责条款具有重要意义。二、违约责任免除的情形有哪些不可抗力是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法律制度的规定,在合同生效后,由于出现了当事人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并且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致使合同不能履行,对约定的合同制度如何处理的法律制度。在合同生效后至终止前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无论合同履行到何种程度,因不可抗力导致履行成本和费用的损失,由损失方自己承担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但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法定的不可抗力的情况主要是《合同法》第117条第二款规定的:“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其现实表现为过分强烈的自然灾难,例如严重的地震、水灾、风灾、雨灾、雪灾、高温、低温等人力所不能或很难抗拒的自然突况,而这些情况是立合同时所不能预见或不能确定的。而约定的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对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有所预计,并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哪些情况属于不可抗力情况,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就可免除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责任,包括违约责任。

对于解除合同和违约责任这个问题,解答如下,合同的解除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我国合同法采广义的概念,它是指在合同依法成立后二尚未全部履行前,当事人基于协商,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而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一种法律行为,包括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形,其中约定解除又可分为协议解除和约定解除权。先说协议解除,它是指当事人通过事后订立一个新合同而解除原来的合同,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有权通过协商解除合同,他人无权干涉。此时有一问题,即一方有违约行为,但双方当事人已达成解除协议,此时另一方是否可主张违约责任?对此观点不一,有认为此时视为非违约方抛弃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因为协议解除本就是为了解决纠纷,当事人若不抛弃权利,完全可以请求损害赔偿而不与对方当事人达成解除协议,否则徒生纠纷。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虽达成解除协议,但并不影响非违约方主张损害赔偿,因为权利的抛弃事关重大,应予明示,解除协议若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约定,应视为没有约定。且合同解除有其内在的机能与目的,与权利抛弃无涉。相比之下,第二种观点可能更有道理一点。但是,我觉得第一种说法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确定能不能根据你的行为来推定你放弃了这个权利,这要根据具体的案情来作进一步的考查。第二个,约定解除还有一种情况——《合同法》九十三条的第二款,约定解除条件主要是当事人事先约定某种条件,等待条件一旦存在,一方享有解除权。特别和大家强调一下,这种事先约定解除权的情况和我们前面讲的附条件合同里面的约定解除条件,这是有区别的。比如双方约定,我把这个房屋租给你半年,我们达成一个协议,如果乙在单位分到房子,我们解除特定合同或者书面合同。合同里面如果这样写,如果乙方分到房子,甲方有权解除合同,这是一种写法。另一种说法就是如果乙方分到房子,甲方合同解除。这两种情况有什么区别呢?(答:第一种情况约定了解除条件,只要条件一成立,这个合同自然已经解除。另一种情况如果是约定解除权,当这个条件成立之后,有这个解除权选择是否解除这个合同。这个合同有可能解除,也有可能不解除。)对,这个区别主要在这个地方,约定解除权和约定解除的区别就在这个地方,如果合同规定的是有权解除合同,实际上约定的是一种解除权。给了你这种权利,但是这个合同还没有当然解除,合同的解除要取决与你是不是行使这个权利。《合同法》九十三条的第二款规定的含义,必须要有一个实际的行使的行为。当然不解除条件的话,就向刚才讲的标准,乙方如果分到了房子,合同解除,这指的是约定的解除条件。在约定解除条件的情况下,一旦条件成就,这个合同当然的解除,不需要行使任何权利。这个要根据(案情)合同具体怎么规定的来分析,这个在审判实践中差别是非常大的。大家注意《合同法》九十三条的第二款里面提到解除合同条件成就是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实际上他的含义就是有权解除合同,不是说合同自动的终止的意思。第二种就是法定的解除,法定解除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不可抗力,另一类我们简单的概括就是根本违约。不可抗力《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原来的《合同法》规定的是一旦发生不可抗力,合同当然可以解除。后来我们在讨论时感觉到这个抗力本身它对合同的影响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不一样的。可能发生天灾人祸,但是并不意味着你的合同完全不能履行,也可能只导致了部分不能履行,或者导致了感知不能履行,这样就要看不可抗力它对合同的影响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所有《合同法》用这个必须是不可抗力导致了合同当事人根本不能实现他的合同目的时候,就是影响是重大的,是他订立合同的目的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时候发生合同的解除,才行使法定的解除权。这个所谓不能实现合同的目的,就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时候,所追求的目的以及从合同中获得的基本利益和目标不能得到实现。比如买卖合同一方向订约的目的或者对方支付的价款,另一方为了获得对方标出的货物,如果支付的价款和标出的货物根本不能达到,那么就是说合同订立的目的就不能实现了。第二大类就是根本违约,所谓的根本违约也叫重大违约。为什么我们要引用根本违约这个概念,我们的《经济合同法》在93年修改的以后规定的就是一方违约,另一方就有权解除合同。这项规定是非常不好的,因为违约它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比如说一个案例,被告方购买马口铁,因为在这个开户行里,实际上被告已经很早就把钱汇入他的开户行里了,由于开户行的原因使被告的汇款晚到了原告的户头里三天,原告就提出来,因为你晚到了三天,我要解除合同。在这三天之内这种标的它的市场价格没有任何的影响,也没有任何的波动。原告之所以要解除合同实际上是他自己没有那么多的货物可交,他正好找到一个借口。我们过去《经济合同法》任何违约都可以解除合同,这样以来合同那怕是在轻微违约的情况下也可以解除。

对于解除合同和违约责任这个问题,解答如下,合同的解除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我国合同法采广义的概念,它是指在合同依法成立后二尚未全部履行前,当事人基于协商,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而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一种法律行为,包括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形,其中约定解除又可分为协议解除和约定解除权。先说协议解除,它是指当事人通过事后订立一个新合同而解除原来的合同,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有权通过协商解除合同,他人无权干涉。此时有一问题,即一方有违约行为,但双方当事人已达成解除协议,此时另一方是否可主张违约责任?对此观点不一,有认为此时视为非违约方抛弃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因为协议解除本就是为了解决纠纷,当事人若不抛弃权利,完全可以请求损害赔偿而不与对方当事人达成解除协议,否则徒生纠纷。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虽达成解除协议,但并不影响非违约方主张损害赔偿,因为权利的抛弃事关重大,应予明示,解除协议若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约定,应视为没有约定。且合同解除有其内在的机能与目的,与权利抛弃无涉。相比之下,第二种观点可能更有道理一点。但是,我觉得第一种说法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确定能不能根据你的行为来推定你放弃了这个权利,这要根据具体的案情来作进一步的考查。第二个,约定解除还有一种情况——《合同法》九十三条的第二款,约定解除条件主要是当事人事先约定某种条件,等待条件一旦存在,一方享有解除权。特别和大家强调一下,这种事先约定解除权的情况和我们前面讲的附条件合同里面的约定解除条件,这是有区别的。比如双方约定,我把这个房屋租给你半年,我们达成一个协议,如果乙在单位分到房子,我们解除特定合同或者书面合同。合同里面如果这样写,如果乙方分到房子,甲方有权解除合同,这是一种写法。另一种说法就是如果乙方分到房子,甲方合同解除。这两种情况有什么区别呢?(答:第一种情况约定了解除条件,只要条件一成立,这个合同自然已经解除。另一种情况如果是约定解除权,当这个条件成立之后,有这个解除权选择是否解除这个合同。这个合同有可能解除,也有可能不解除。)对,这个区别主要在这个地方,约定解除权和约定解除的区别就在这个地方,如果合同规定的是有权解除合同,实际上约定的是一种解除权。给了你这种权利,但是这个合同还没有当然解除,合同的解除要取决与你是不是行使这个权利。《合同法》九十三条的第二款规定的含义,必须要有一个实际的行使的行为。当然不解除条件的话,就向刚才讲的标准,乙方如果分到了房子,合同解除,这指的是约定的解除条件。在约定解除条件的情况下,一旦条件成就,这个合同当然的解除,不需要行使任何权利。这个要根据(案情)合同具体怎么规定的来分析,这个在审判实践中差别是非常大的。大家注意《合同法》九十三条的第二款里面提到解除合同条件成就是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实际上他的含义就是有权解除合同,不是说合同自动的终止的意思。第二种就是法定的解除,法定解除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不可抗力,另一类我们简单的概括就是根本违约。不可抗力《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原来的《合同法》规定的是一旦发生不可抗力,合同当然可以解除。后来我们在讨论时感觉到这个抗力本身它对合同的影响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不一样的。可能发生天灾人祸,但是并不意味着你的合同完全不能履行,也可能只导致了部分不能履行,或者导致了感知不能履行,这样就要看不可抗力它对合同的影响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所有《合同法》用这个必须是不可抗力导致了合同当事人根本不能实现他的合同目的时候,就是影响是重大的,是他订立合同的目的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时候发生合同的解除,才行使法定的解除权。这个所谓不能实现合同的目的,就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时候,所追求的目的以及从合同中获得的基本利益和目标不能得到实现。比如买卖合同一方向订约的目的或者对方支付的价款,另一方为了获得对方标出的货物,如果支付的价款和标出的货物根本不能达到,那么就是说合同订立的目的就不能实现了。第二大类就是根本违约,所谓的根本违约也叫重大违约。为什么我们要引用根本违约这个概念,我们的《经济合同法》在93年修改的以后规定的就是一方违约,另一方就有权解除合同。这项规定是非常不好的,因为违约它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比如说一个案例,被告方购买马口铁,因为在这个开户行里,实际上被告已经很早就把钱汇入他的开户行里了,由于开户行的原因使被告的汇款晚到了原告的户头里三天,原告就提出来,因为你晚到了三天,我要解除合同。在这三天之内这种标的它的市场价格没有任何的影响,也没有任何的波动。原告之所以要解除合同实际上是他自己没有那么多的货物可交,他正好找到一个借口。我们过去《经济合同法》任何违约都可以解除合同,这样以来合同那怕是在轻微违约的情况下也可以解除。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解除合同要承担多少违约金

    专业解答解除合同所承担的违约金,取决于合同约定与违约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合同中明确了违约金的计算方法,那就得严格按照这个方法来执行。要是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调整。要是合同里没规定违约金,那就得根据实际损失来赔偿。总之,违约金得综合考虑合同条款和损失情况。

    2024.10.25 1247阅读
  • 购房合同交2万定金不要了,如何解除合约

    专业解答购房合同签订后,交付了2万元定金,倘若决定不再履行合同,关于解除合约的程序及注意事项有关购房定金退还之程序陈述如下:在认购书或购房合同时,如对定金的退还条件已有明确约定,只需符合这些规定的情形出现,便可依据认购书或购房合同向开发商申请退还定金。然而,许多购房者在遭遇限购政策之后,可能会丧失购房资格,针对此类情况,建议在合同中加以明确约定,以证明此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所致,属于不可抗力因素。

    2024.10.18 1081阅读
  • 解除租赁合同要赔多少违约金

    专业解答解除租赁合同所需支付的违约金具体额度关于租赁合约的违约金比例规定如下:首先,违约金的具体金额可由双方友好磋商确定,并无固定数额限制,通常会依据双方对一方如若违约可能产生的损害程度进行预估后而定。其次,当所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时,作为守约方有权向法庭提起诉讼请求予以增至合理金额;再者,倘若约定的违约金远超于实际损失,则违约方亦有权利诉请法庭裁决适当降低违约金。

    2024.10.16 1791阅读
  • 单方解除合同后需要赔偿违约金吗

    专业解答在讨论单方面解约需要连带赔偿的问题时,首先要知道解约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法律规定的情况,比如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或者对方有根本违约的行为,那么通常不需要支付违约金。但是,如果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也没有合同约定的情况,而是单方面解约,那么就构成违约,需要承担违约金的赔偿责任。

    2024.10.06 1229阅读
  • 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违约金规定是什么

    专业解答通常,雇佣方不能和员工签订由员工自己承担违约金的协议,但是如果涉及到服务期或者竞业限制的情况就另当别论了。如果雇方为员工提供了专项技术培训,并约定了服务期,那么员工违约时就需要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但是违约金的数额不能超过培训费用。同样,如果员工违反了竞业业务限制协议,也需要按照约定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2024.10.05 1196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