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甘肃法律咨询 > 庆阳法律咨询 > 庆阳刑事处罚辩护法律咨询 > 教唆罪的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教唆罪的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仁* 甘肃-庆阳 刑事处罚辩护咨询 2025.04.16 10:23:39 492人阅读

教唆罪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其他人都在看:
庆阳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庆阳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教唆罪不是一个单独的罪名。要是教唆别人去犯罪,得按照他在共同犯罪里起到的作用来处罚。

要是教唆犯在共同犯罪里起主要作用,那就按照主犯来处罚;起次要作用的,就按照从犯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要从重处罚。

要是被教唆的人没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比如说甲教唆乙去盗窃,乙没去实施盗窃行为,对甲就能从轻或减轻处罚。要注意,教唆行为得是唆使别人去实施比较特定的犯罪,还得有教唆故意,这包括直接和间接故意。在司法实践中,会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情节等,综合判断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和量刑幅度。

2025-04-16 16:15:06 回复
咨询我

教唆罪不是独立的罪名。教唆别人犯罪的,要依照他在共同犯罪里所起的作用来处罚。

要是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就按主犯处罚;起次要作用的,按从犯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岁的人犯罪,要从重处罚。

要是被教唆的人没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比如甲教唆乙去盗窃,乙没实施盗窃行为,对甲就能从轻或减轻处罚。要注意,教唆行为得是唆使他人实施比较特定的犯罪,还要有教唆故意,包括直接和间接故意。司法实践中会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情节等综合判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和量刑幅度。

2025-04-16 15:23:40 回复
咨询我

教唆罪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要是有人教唆别人去犯罪,那得按照这个人在共同犯罪里所起的作用来进行处罚。要是教唆犯在共同犯罪里起主要作用,那就按照主犯来处罚;要是起次要作用,就按照从犯处罚。要是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那就应当从重处罚。要是被教唆的人没有去犯被教唆的那个罪,对于教唆犯来说,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就好比甲教唆乙去盗窃,但是乙并没有实施盗窃行为,这种情况下对甲就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要知道,教唆行为得是唆使他人去实施比较特定的犯罪,而且得有教唆的故意,这种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司法实践中,会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情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定教唆犯应该承担的刑事责任以及量刑的幅度。比如在一个具体案件里,当事人教唆他人实施抢劫,就得看当事人在这个抢劫行为里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是主导策划还是只是简单提议,然后依据这些来确定是按主犯还是从犯处罚,以及最终的量刑是怎样的。

2025-04-16 13:29:56 回复
咨询我

教唆罪不是一个单独的罪名。要是有人教唆别人去犯罪,那得按照他在共同犯罪里起到的作用来处罚。要是教唆犯在共同犯罪里起主要作用,那就按照主犯来处罚;要是起次要作用,就按照从犯处罚。要是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去犯罪,那必须得从重处罚。要是被教唆的人没去犯被教唆的那个罪,对于教唆犯来说,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就好比甲教唆乙去盗窃,结果乙没去实施盗窃行为,那对甲就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得注意啊,教唆行为得是去唆使别人实施比较特定的犯罪,而且得有教唆的故意,这故意还分直接和间接故意。在司法实践里,会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情节等等综合起来,去判定教唆犯要承担的刑事责任以及量刑的幅度。总之,教唆罪的判定和处罚可不是随便来的,得综合各种情况仔细考量。

2025-04-16 11:37:50 回复
咨询我

教唆罪并非独立存在的罪名。当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其处罚应依据在共同犯罪里所发挥的作用来确定。若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占据主要地位,发挥主要作用,那么便按照主犯的标准予以处罚;要是起的是次要作用,就依照从犯来处罚。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这种情况下必须从重处罚。倘若被教唆的人最终并未实施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对于教唆犯而言,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例如,甲教唆乙去进行盗窃,然而乙并未实际实施盗窃行为,此时针对甲就能够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需要明确,教唆行为必须是唆使他人去实施较为特定的犯罪,并且要有教唆故意,此故意涵盖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会依据每个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各种情节等进行综合考量,进而判定教唆犯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以及量刑幅度。通过全面、细致地分析案件各方面因素,确保对教唆犯的处罚准确、合理,维护法律的公平与严肃。

2025-04-16 10:35:35 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教唆犯与教唆罪的不同两者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区别:第一,传授犯罪方法罪是的罪名,具有的法定刑,其罪名和法定刑并不依传授的是何种犯罪的方法而改变;不是的罪名,也不具有的法定刑,其罪名和法定刑依教唆他人实施的犯罪罪名和法定刑而确定。第二,两者侵犯的犯罪客体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有自己固定的客体即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它不以其所传授的犯罪所侵害客体为转移;而并无固定的客体,其实际侵犯的直接客体应依照教唆他人实施的犯罪而确定,也即取决于被的性质。第三,犯罪对象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中的对象并不要求必须是达到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而中的对象必须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教唆人与被教唆人不构成共同犯罪,那就如同利用精神病人为工具、利用他人的合法行为、利用他人的过失行为等实施犯罪一样,构成间接实行犯,而不是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第四,两者行为内容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与在行为方式上虽然没有大的区别,但在行为内容上,前者仅是向他人教授犯罪的方法,并不要求必须使他人产生实施具体犯罪的意图;而后者则是要通过教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第五,犯罪主体上要求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的主体必须是已满16周岁的人;而的主体则因其教唆他人实施的犯罪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即教唆他人犯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8种犯罪的,教唆人的年龄可以是已满14周岁的人,教唆他人犯除此之外的其他犯罪的,教唆人的年龄必须是已满16周岁的人。第六,两者的主观方面不相同。传授犯罪方法罪在主观上只能是直接故意,且行为人的目的是希望他人学会自己传授的犯罪方法,至于他人是否利用学会的犯罪方法去实行具体犯罪,则不是确定本罪罪过形式关注的基点;而在主观上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即希望或放任被教唆人接受自己的教唆去实施犯罪。第七,两者构成的罪数形态不同。在传授犯罪方法罪中,行为人向同一对象或不同对象传授了数种犯罪的方法,通常也只能构成一罪;而中,行为人向同一对象教唆了数个不同的犯罪行为,则构成数个犯罪,应实行数罪并罚。行为的内容不同。行为的内容是特定的五种“关联的实行行为”;而教唆行为的内容是除行为内容以外的其他一切犯罪行为,范围大大超过行为的内容。行为人如果教唆实施特定的五种“关联的实行行为”,应以型犯罪定罪,而不按教唆犯论处。例如,有学者认为,军人逃离部队行为,实际上是逃离部队罪的教唆犯,若无刑法第373条之规定,对于这种行为完全可以作为逃离部队罪的共犯论处;但正因为现行刑法第373条规定了军人逃离部队罪,所以应将、教唆军人逃离部队行为认定为军人逃离部队罪。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一、对象条件教唆犯的对象是特定的、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犯的教唆对象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教唆对象必须是特定的。(2)教唆的对象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不具有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犯罪的,不构成共同犯罪,应对教唆行为人以间接正犯(实行犯)论处。(3)必须是本来没有犯所教唆之罪意图的人。已经有犯所教唆之罪意图的人不能成为教唆对象。如果行为人明知他人已有实施某种犯罪的意图,而为其出主意,撑腰打气,壮胆助威,坚定其犯罪意图,使其实施犯罪,不能认定为教唆犯,而应认定为帮助犯。二、客观条件教唆犯的客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教唆行为的认定中,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教唆行为的内容必须是某种犯罪行为。如果是教唆他人实施其他一般违法行为,则不能成立教唆犯。(2)教唆行为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既可以是口头教唆,也可以是书面教唆,还可以是通过打手势、使眼神等形体语言进行教唆。具体来讲,可以是以金钱、财物、女色等利益引诱他人犯罪,可以是以嘲弄、蔑视、侮辱等手段他人犯罪,可以是以实施暴力、揭发隐私、毁坏财物等胁迫他人犯罪,可以是利用封建唆使他人犯罪,等等。(3)间接故意教唆和直接故意教唆对客观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在直接故意教唆的情况下,只要行为实施了教唆行为,不要求被教唆的人实施被教唆的犯罪。被教唆的人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的,成立共同犯罪之教唆犯;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犯罪的,教唆者构成的教唆犯。在间接故意教唆的情况下,不仅要求行为人实施了教唆行为,还要求被教唆的人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如果被教唆者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犯罪的,不构成犯罪。三、主观条件教唆犯在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从具体的罪过形式上来讲,教唆犯一般是直接故意,但也不排除间接故意的可能性。(2)从认识因素上讲,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使一定的人产生某种犯罪的意图,并进而实施该种犯罪。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这种认识,不构成教唆犯。(3)从意志因素上讲,行为人对他人实施犯罪以及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教唆犯与教唆罪的不同两者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区别:第一,传授犯罪方法罪是的罪名,具有的法定刑,其罪名和法定刑并不依传授的是何种犯罪的方法而改变;不是的罪名,也不具有的法定刑,其罪名和法定刑依教唆他人实施的犯罪罪名和法定刑而确定。第二,两者侵犯的犯罪客体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有自己固定的客体即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它不以其所传授的犯罪所侵害客体为转移;而并无固定的客体,其实际侵犯的直接客体应依照教唆他人实施的犯罪而确定,也即取决于被的性质。第三,犯罪对象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中的对象并不要求必须是达到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而中的对象必须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教唆人与被教唆人不构成共同犯罪,那就如同利用精神病人为工具、利用他人的合法行为、利用他人的过失行为等实施犯罪一样,构成间接实行犯,而不是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第四,两者行为内容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与在行为方式上虽然没有大的区别,但在行为内容上,前者仅是向他人教授犯罪的方法,并不要求必须使他人产生实施具体犯罪的意图;而后者则是要通过教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第五,犯罪主体上要求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的主体必须是已满16周岁的人;而的主体则因其教唆他人实施的犯罪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即教唆他人犯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8种犯罪的,教唆人的年龄可以是已满14周岁的人,教唆他人犯除此之外的其他犯罪的,教唆人的年龄必须是已满16周岁的人。第六,两者的主观方面不相同。传授犯罪方法罪在主观上只能是直接故意,且行为人的目的是希望他人学会自己传授的犯罪方法,至于他人是否利用学会的犯罪方法去实行具体犯罪,则不是确定本罪罪过形式关注的基点;而在主观上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即希望或放任被教唆人接受自己的教唆去实施犯罪。第七,两者构成的罪数形态不同。在传授犯罪方法罪中,行为人向同一对象或不同对象传授了数种犯罪的方法,通常也只能构成一罪;而中,行为人向同一对象教唆了数个不同的犯罪行为,则构成数个犯罪,应实行数罪并罚。行为的内容不同。行为的内容是特定的五种“关联的实行行为”;而教唆行为的内容是除行为内容以外的其他一切犯罪行为,范围大大超过行为的内容。行为人如果教唆实施特定的五种“关联的实行行为”,应以型犯罪定罪,而不按教唆犯论处。例如,有学者认为,军人逃离部队行为,实际上是逃离部队罪的教唆犯,若无刑法第373条之规定,对于这种行为完全可以作为逃离部队罪的共犯论处;但正因为现行刑法第373条规定了军人逃离部队罪,所以应将、教唆军人逃离部队行为认定为军人逃离部队罪。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教唆未成年盗窃量刑标准是怎样定的

    专业解答间接教唆未成年人盗窃是刑法中的罪行,量刑时会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人要严惩。量刑会考虑盗窃金额、恶意程度以及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如果盗窃数额较大或情节恶劣,可能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并处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能会被判处3-10年有期徒刑等;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可能会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等,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2024.10.06 1811阅读
  • 唆使他人犯罪的定性标准是怎样的

    专业解答教唆犯罪并非“煽动型犯罪”,定罪关键在于教唆者是否故意激起他人犯罪决意。通过劝诱、暗示使无犯意者犯罪者,即为教唆犯。若被教唆者未行动或行动与教唆不符,教唆犯处罚可从轻、减轻或免除。

    2024.10.04 1646阅读
  •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什么处罚标准

    专业解答教唆犯罪者,量刑要依据其在共犯中的作用,要是教唆对象是未成年人,那得严惩。教唆犯通过各种手段,把犯罪意图强加给没犯罪意图的人,让他们犯罪。这是共同犯罪中的一种特殊形态。

    2024.09.20 2017阅读
  • 教唆他人吸毒罪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专业解答教唆他人吸毒罪的判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9.12 1936阅读
  • 教唆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专业解答所谓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占的地位和它的实际危害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这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的发育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易受坏人教唆而陷入犯罪的歧途。

    2024.09.10 2365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