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山西法律咨询 > 阳泉法律咨询 > 阳泉劳动仲裁法律咨询 >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管辖是怎样确定的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管辖是怎样确定的

马* 山西-阳泉 劳动仲裁咨询 2025.04.15 12:12:54 329人阅读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管辖是怎样确定的

其他人都在看:
阳泉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阳泉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管辖遵循特定规则。地域管辖方面,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若双方当事人分别向这两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那么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级别管辖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一般来说,县、市、市辖区仲裁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

确定管辖时,要精准判断劳动合同履行地及用人单位所在地,进而确定具体的仲裁管辖机构,如此才能确保劳动争议得到妥善处理。这要求在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时,严格依据上述规则确定管辖,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劳动争议能在合适的管辖机构下,依据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维护劳动法律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2025-04-15 17:24:44 回复
咨询我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管辖遵循一定规则。先说地域管辖,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要是双方当事人分别向这两个地方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那么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再说级别管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一般来说,县、市、市辖区的仲裁委员会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直辖市、设区的市也能设立一个或者多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确定管辖的时候,得准确判断劳动合同履行地以及用人单位所在地,然后据此确定具体的仲裁管辖机构,这样才能保证劳动争议得到合适的处理。比如,员工和用人单位有了劳动争议,就得先看劳动合同实际是在哪里履行的,单位注册地在哪,按照这些来找到该由哪个仲裁委员会来处理这个争议,确保整个过程依法依规进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2025-04-15 16:05:39 回复
咨询我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管辖通常遵循这些规则:

先说地域管辖。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要是双方当事人分别向这两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那就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管。

再说级别管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一般县、市、市辖区的仲裁委员会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直辖市、设区的市也能设一个或几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

确定管辖时,得准确判断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据此确定具体的仲裁管辖机构,这样才能保障劳动争议得到妥善处理。

2025-04-15 14:22:34 回复
咨询我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管辖有这些规则:先说地域管辖,劳动争议能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要是双方当事人分别向这两个地方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那就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管。再说级别管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一般情况下,县、市、市辖区的仲裁委员会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直辖市、设区的市也能设一个或几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确定管辖的时候,得准确判断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按照这个来确定具体的仲裁管辖机构,这样才能保证劳动争议得到合适的处理。

2025-04-15 13:10:16 回复
咨询我

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管辖是有规则的。先说地域管辖,劳动争议能在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要是双方分别向这两个地方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那就是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来管。再说级别管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的是本区域内发生的争议。一般县、市、市辖区的仲裁委员会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直辖市、设区的市也能设一个或几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事。确定管辖的时候,得准确判断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仲裁管辖机构,保证劳动争议能被妥善处理。比如说,要是劳动合同履行地在一个区,用人单位在另一个区,就得看清楚到底该哪个区的仲裁委员会来管,不然可能就会找错地方,耽误事儿。所以了解这些管辖规则很重要,能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知道咋处理劳动争议,不走弯路。

2025-04-15 12:22:08 回复

对于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权怎么确定这个问题,解答如下,劳动争议管辖权怎么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是指确定各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明确当事人应当到哪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由哪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法律制度。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应当根据方便劳动争议当事人仲裁,方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案件的原则确定。所谓方便当事人,是指保护当事人的权利是本法的重要目标,当事人权利行使的便利性同样是本法立法所要遵循的准则,因此,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确定应以为当事人申请仲裁和应诉提供极大的便利、减轻当事人的维权成本为原则。所谓方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案件,一方面要求根据各地劳动争议的实际情况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总体布局合理地确定各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理案件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则要求管辖制度应有利于保证劳动争议仲裁权的公正行使,在确定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过程中,尽管直接解决的是劳动争议仲裁权的归属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仲裁权公正有效运行。根据本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设立可以看出,劳动争议的管辖区域与各级行政区划不完全一致。有时,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能同时管辖好几个市辖区,有时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能只管辖一个县或者市辖区内的劳动争议案件。这就需要省级人民政府在依法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时候,必须同时划定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区域。在这一前提下,本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如何确定一个劳动争议是否发生在本劳动仲裁委员会管辖区域范围内?根据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这就是说,只要发生争议的当事人一方的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发生争议的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合同的履行地是在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内,则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必须到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去申请仲裁。这里的用人单位所在地一般是指用人单位的注册地,用人单位的注册地与经常营业地不一致的,用人单位所在地指用人单位经常营业地。实践中,大多数情况下,劳动合同的履行地即为用人单位所在地,二者是重合的。选择劳动合同履行或者用人单位所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劳动争议仲裁,既方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参加仲裁活动,又方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仲裁案件的审理活动;且一旦仲裁裁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向人民申请强制执行时,还便于人民进行强制执行。因此,本法选取了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作为确定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联结点,以此确定哪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有权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管辖。本法第二款还进一步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这主要是为了解决当事人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权发生争议时,如何确定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问题。根据本条的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则只能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实行的是特殊地域管辖,不实行级别管辖或者协定管辖。特殊地域管辖是指依照当事人之间的某一个特殊的联结点确定的管辖。本法以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作为联结点确定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因此是特殊地域管辖。同时本法不允许双方当事人协议选择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管辖。这不同于一般的民商事仲裁,民商事仲裁是允许双方当事人依法选择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1993年制定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了县、市、市辖区应当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没有明确是否设立省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过了十几年,各地普遍形成省、市、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格局,这必然带来了上、下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之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分工和权限问题,即级别管辖问题。各地划分级别管辖的一般原则是,劳动争议案件一般由基层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特殊和重大的劳动争议案件的级别管辖由省人民政府规定。各地一般都规定,省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争议和在本省有重大影响的劳动争议。有的地方还将企业划分为企业、省属企业和市属企业等,依此确定不同级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权。本法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设置上对以往的体制作了一些突破,主要表现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在同一层面的不同地域,相互之间是的,没有隶属关系,不存在上级仲裁委员会可以变更或者撤销下级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的问题。因此,劳动争议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在出现管辖权争议时,法律又明确规定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这也基本避免了由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管辖的情形。

您好,针对您的如何确定劳动争议的仲裁管辖问题解答如下,如何确定劳动争议的仲裁管辖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是指确定各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明确当事人应当到哪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由哪一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应当根据方便劳动争议当事人仲裁,方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案件的原则确定。所谓方便当事人,是指保护当事人的权利是本法的重要目标,当事人权利行使的便利性同样是本法立法所要遵循的准则,因此,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确定应以为当事人申请仲裁和应诉提供极大的便利、减轻当事人的维权成本为原则。所谓方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案件,一方面要求根据各地劳动争议的实际情况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总体布局合理地确定各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理案件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则要求管辖制度应有利于保证劳动争议仲裁权的公正行使,在确定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过程中,尽管直接解决的是劳动争议仲裁权的归属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仲裁权公正有效运行。根据本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实行的是特殊地域管辖,不实行级别管辖或者协定管辖。特殊地域管辖是指依照当事人之间的某一个特殊的联结点确定的管辖。以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作为联结点确定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因此是特殊地域管辖。同时本法不允许双方当事人协议选择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管辖。这不同于一般的民商事仲裁,民商事仲裁是允许双方当事人依法选择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另外,劳动争议的管辖还存在移送管辖情形。移送管辖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已经受理的无管辖权的劳动争议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发现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不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

    专业解答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判定无管辖权我们所熟知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乃是专门承担处理劳资纠纷职责的专业机构。其所管控的管控范畴,涵盖了所有在本地区域发生的劳资纠纷。依据现行有效的《劳动仲裁法》规定,对于任何劳资纷争案件,应当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所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予以管辖。

    2024.10.18 2018阅读
  • 劳动仲裁管辖地如何确定

    专业解答如何在劳动仲裁中准确界定管辖权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仲裁委员会所负责处理的案件范畴将由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人民政府自行制定和确认。其次,若仲裁委员会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某项审理案件并不属于自身管辖的范畴,则应依法移交具有相关管辖权的其他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

    2024.10.17 1263阅读
  • 劳动仲裁争议管辖法院的规定有哪些

    专业解答在处理涉及劳动仲裁纠纷时,通常由用人单位注册地上级或劳动者实际供职地基层法院来行使司法管辖权。如果双方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法院提起诉讼,那么劳动合同实际履行地的法院将拥有最终管辖权。这样的规定旨在为劳动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维权途径,全面保障他们的法定权益。

    2024.10.04 1394阅读
  • 劳动仲裁争议管辖法院的规定是什么

    专业解答在劳动仲裁案件中,管辖法院一般是劳动合同实际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如果双方分别向两地法院起诉,由劳动合同实际履行地的基层法院审理。

    2024.10.04 1929阅读
  • 劳动仲裁执行管辖地如何确定

    专业解答劳动仲裁地点通常依据用人单位注册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确定。员工可选择在注册地或工作场所所在地区域内的仲裁机构递交申请材料。仲裁机构需确保具备管辖权,不符合管辖范围的劳动纠纷事件将不予受理并通知当事人前往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

    2024.06.29 1564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