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山西法律咨询 > 临汾法律咨询 > 临汾劳动关系法律咨询 > 认定劳动关系时效是多久的

认定劳动关系时效是多久的

杨** 山西-临汾 劳动关系咨询 2025.04.15 10:06:02 415人阅读

认定劳动关系时效是多久的

其他人都在看:
临汾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临汾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结论:
认定劳动关系通常通过劳动仲裁,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存在中断、中止情形,劳动关系存续期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不受一年时效限制,终止则需在终止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仲裁是认定劳动关系的常见途径,一年仲裁时效的规定能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当出现向对方主张自己的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救济、对方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况时,仲裁时效中断,重新计算,保障了当事人在积极维权时的合法权益。因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导致无法申请仲裁的,时效中止,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性。对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报酬争议,不设一年时效限制,是为了更好保护劳动者权益,但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的限制,则督促劳动者及时处理纠纷。如果您在劳动关系方面遇到仲裁时效相关的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4-15 15:27:10 回复
咨询我

1.认定劳动关系通常通过劳动仲裁,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从当事人知晓或应知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时效会因当事人主张自己的权利、请求救济、对方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中断后时效重新计算;也会因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中止,中止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
2.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需在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3.解决措施和建议:劳动者要及时关注自身权益,一旦发现权利被侵害尽快行动。遇到可中断时效情形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主张自己的权利的书面记录等。若因不可抗力等导致时效中止,要及时在原因消除后申请仲裁。同时,企业也应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纠纷。

2025-04-15 13:56:10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认定劳动关系常通过劳动仲裁,其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起始日是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时。这明确了劳动者维护权益的时间范围。
(2)仲裁时效会因特定情形中断或中止。当事人主张自己的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时效中断并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无法申请仲裁,时效中止,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
(3)对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需在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这保障了劳动者追讨报酬的权益。

提醒:
劳动者需留意仲裁时效,及时主张自己的权益。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4-15 12:20:04 回复
咨询我

(一)及时留意自身权益:要时刻关注自身劳动权益状况,明确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时间点,以便在仲裁时效内申请仲裁。
(二)合理主张自己的权利:若认为权益受损,可直接向对方主张自己的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使仲裁时效中断,重新计算时效期间。
(三)注意特殊情况: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需在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自己的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5-04-15 10:47:22 回复
咨询我

1.认定劳动关系通常通过劳动仲裁,仲裁申请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晓或应知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2.仲裁时效会中断,如一方主张自己的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约,中断后时效重新计算。
3.因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无法申请仲裁,时效中止,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
4.劳动关系存续时拖欠报酬,仲裁不受一年时效限制;终止则需在终止日起一年内申请。

2025-04-15 10:33:27 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一、确认劳动关系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又有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普通时效为两年。特殊时效方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为1年。因涉外货物买卖合同争议提讼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二、哪些证据可以确定双方的劳动关系1、工资卡、工资存折、工资条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最好有单位盖章确认)、职工花名册;2、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3、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上岗证”、“外派证”等能够证明职务职位身份的证件;4、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5、用人单位的考勤记录(考勤表、出勤卡等);6、其他劳动者的证言;三、确定劳动关系是否必须经过仲裁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提讼。”该法第八十三条还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提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由此可见,确定劳动关系诉讼属于民事诉讼,在诉讼时效上面,有特殊的规定,确认劳动关系的诉讼时效为一年。也就是说员工同单位建立事实劳动关系后,一年内可以向提出诉讼,超过诉讼时效,会失去胜诉权。这里小编提醒下,确定劳动关系要先经过仲裁,然后再走诉讼程序。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确认劳动关系受诉讼时效影响么

    专业解答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受诉讼时效的影响在界定劳动关系时须遵从诉讼时效的规限,具体案件的相关诉讼时效为三年。如果需要向人民法院寻求民事权利的保护,其诉讼时效同样设定为3年。然而,若依据法律另行设定,依然以其所规定为准。具体来说,诉讼时效会自权利人足够明确或可能已经意识到自身受到损害之时,至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责任方并确定起算点为止。若法律另有规定,相同应遵循该规定执行。

    2024.10.17 1969阅读
  • 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要多久

    专业解答劳动仲裁处理劳动关系纠纷,按照标准程序,应当在45天内完成。如果需要延期,必须经过仲裁委主任批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5天。因此,案件审理周期一般不超过60个自然日,这样可以确保高效解决劳资争议。

    2024.10.05 1847阅读
  • 申请劳动关系成立的仲裁时效是多久

    专业解答申请劳动关系成立的仲裁时效是一年,而且是从劳动者本人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的当日就开始计算的,中间因为用人单位的恶意阻挠而被耽误掉的时间不计算在其中。

    2024.08.21 1634阅读
  • 劳动关系的确认是否存在超时效问题

    专业解答我国法律为民事权益设诉讼时效原则,确立劳动关系时则需遵守三年有效期。自权益受损之日起计算,逾二十年通常不再受保护,但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部分请求权如财产保护、返还不动产权益、抚养赡养费用等不受时效限制。任何修订仍须遵循相应时效规定。

    2024.08.19 1754阅读
  • 确认劳动关系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专业解答确立劳动关系诉讼时效的具体期限由法律规定。劳动者与雇主间的劳动关系应平等保护双方权益。若劳动关系中权益受损,受损方有权依法提起诉讼维护权益。具体时效期限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确定,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024.08.04 1303阅读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