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福建法律咨询 > 厦门法律咨询 > 厦门劳动关系法律咨询 > 公司裁员要给经济补偿金吗

公司裁员要给经济补偿金吗

袁* 福建-厦门 劳动关系咨询 2025.04.09 00:48:15 317人阅读

公司裁员要给经济补偿金

其他人都在看:
厦门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厦门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公司裁员一般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时,经济补偿依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2)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经济补偿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数额支付,且支付年限最高不超十二年。
(3)当劳动者存在严重违纪等法定过错情形被裁,公司可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提醒:
劳动者遇到裁员情况要注意确认自身是否存在法定过错情形;不同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对应经济补偿不同,建议咨询以获准确分析。

2025-04-09 06:00:28 回复
咨询我

公司裁员一般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不过若劳动者存在严重违纪等法定过错情形被裁,公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若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支付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十二年。
1.公司应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在非劳动者法定过错情形下进行裁员时,准确计算并及时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要了解自身权益,当遭遇裁员时,确认自身是否符合获得经济补偿的条件,若符合可依法争取。
3.双方若对经济补偿有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或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解决。

2025-04-09 04:09:4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公司裁员一般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和工资情况计算,但劳动者有严重违纪等法定过错被裁时,公司无需支付。
法律解析:
依据法律,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若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十二年。然而,若劳动者存在严重违纪等法定过错情形被裁,公司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您在公司裁员经济补偿方面存在疑问或遇到相关纠纷,欢迎向我或其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2025-04-09 03:20:48 回复
咨询我

(一)公司正常裁员时,计算经济补偿金要根据员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工作满一年就给一个月工资,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给半个月工资。
(二)若员工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经济补偿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算,支付年限最多十二年。
(三)若员工有严重违纪等法定过错情形被裁,公司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5-04-09 02:00:18 回复
咨询我

1.公司裁员一般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规定,单位经济性裁员时,要给劳动者经济补偿。补偿按工作年限算,满一年给一个月工资;超六个月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给半个月工资。
2.若月工资超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均工资三倍,补偿按三倍数额支付,年限最高不超十二年。
3.若劳动者因严重违纪等法定过错被裁,公司不用支付补偿金。

2025-04-09 01:14:14 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不服经济合同仲裁裁决的救济途径有哪些我国《仲裁法》明确了经济合同纠纷实行“一裁终局”制。在我国,经济合同双方当事人往往在订立的合同中就履行合同中发生的一切纠纷选择某某仲裁委员会并依该仲裁委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或虽然没有在合同中约定相关纠纷提交仲裁,但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并选择某某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当事人选择仲裁的初衷主要是考虑到实行仲裁不仅仲裁员由自己选定,而且仲裁时限往往较诉讼缩短不少,但殊不知仲裁实行的“一裁终局”制度。只要裁决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再行诉讼。有的当事人在接到裁决书时,发现裁决结果与预期差距甚远,不知如何是好!在此,为了维护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得其合法权益得到救济和维护。我提醒有关当事人,我国《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为纠正错误的仲裁裁决设立了相关的救济制度:我国《仲裁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申请撤销裁决:(一)没有仲裁协议的;(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人民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裁定撤销。第五十九条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第六十条人民应当在受理撤销裁决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撤销裁决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定。第六十一条人民受理撤销裁决的申请后,认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仲裁,并裁定中止撤销程序。仲裁庭拒绝重新仲裁的,人民应当裁定恢复撤销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应当执行。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五)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裁定书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仲裁裁决被人民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因此,仲裁案件的有关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依照上述法律的规定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不服经济合同仲裁裁决的救济途径有哪些我国《仲裁法》明确了经济合同纠纷实行“一裁终局”制。在我国,经济合同双方当事人往往在订立的合同中就履行合同中发生的一切纠纷选择某某仲裁委员会并依该仲裁委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或虽然没有在合同中约定相关纠纷提交仲裁,但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并选择某某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当事人选择仲裁的初衷主要是考虑到实行仲裁不仅仲裁员由自己选定,而且仲裁时限往往较诉讼缩短不少,但殊不知仲裁实行的“一裁终局”制度。只要裁决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再行诉讼。有的当事人在接到裁决书时,发现裁决结果与预期差距甚远,不知如何是好!在此,为了维护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得其合法权益得到救济和维护。我提醒有关当事人,我国《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为纠正错误的仲裁裁决设立了相关的救济制度:我国《仲裁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申请撤销裁决:(一)没有仲裁协议的;(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人民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裁定撤销。第五十九条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第六十条人民应当在受理撤销裁决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撤销裁决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定。第六十一条人民受理撤销裁决的申请后,认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仲裁,并裁定中止撤销程序。仲裁庭拒绝重新仲裁的,人民应当裁定恢复撤销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应当执行。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五)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裁定书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仲裁裁决被人民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因此,仲裁案件的有关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依照上述法律的规定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什么情况下辞退员工不需要给经济补偿金

    专业解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试用期内员工若不满足录用标准,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且无需赔偿。具体来说,如果员工工作能力绩效低于试用期标准,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如旷工、泄密,或因违法被追刑责,单位都可解雇且无需经济补偿。

    2024.10.14 1449阅读
  • 企业破产员工工资怎么算经济补偿怎么给

    专业解答企业破产时,员工工资应该被列为第一清偿债务。经济赔偿是按照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的,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样的赔偿规定,可以保证员工的权益得到合理补偿。

    2024.09.15 1290阅读
  • 经济性裁员有哪些补偿办法

    专业解答经济性裁员的赔偿标准依据员工在单位的服务年限确定:服务满一年的,支付当月工资的经济抚恤金;服务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不满六个月者赔偿半个月工资。这体现了对员工权益的保护。

    2024.09.08 1544阅读
  • 公司进行裁员,经济补偿金如何支付

    专业解答在下列情形下,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2024.09.04 1683阅读
  • 试用期内被裁员,员工能否获得经济补偿

    专业解答在中国劳动法中,试用期员工享有与正式员工相同的保护。如被裁员,按实际服务年限计算经济赔偿:一年一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赔偿半个月工资。

    2024.08.17 2093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