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主体方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的二手房买卖合同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能力范围且没获法定代理人追认,合同也无效。
2.意思表示:一方用欺诈、胁迫手段让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签合同,受欺诈、胁迫方可请求认定无效。
3.内容上:合同内容违法违规或违背公序良俗,像买卖被查封房屋,合同无效。
4.恶意串通: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合同无效。
确认合同无效要经法院或仲裁机构判决、裁决。
2025-04-07 20:57:19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二手房买卖合同在主体不适格、意思表示不真实、内容违法违规、恶意串通这四种情形下会被认定无效,且需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判决、裁决来确认。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前提是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合规且不违背公序良俗。在二手房买卖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其签订的合同自然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出能力范围签约,若未获法定代理人追认也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让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签约,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认定无效。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如买卖被依法查封房屋,这样的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同样无效。如果您在二手房买卖中遇到合同效力相关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可以为您提供详细的法律分析和解决方案。
2025-04-07 19:12:06 回复
咨询我
1.二手房买卖合同在主体不适格、意思表示不真实、内容违法违规、恶意串通等情形下会被认定无效。主体不适格指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的合同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出能力范围且未获法定代理人追认的合同;意思表示不真实是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内容违法违规即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恶意串通是当事人双方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2.解决措施和建议:交易前要确认合同主体是否具备相应行为能力,可要求对方提供相关证明。签订合同时要确保双方意思表示真实,避免欺诈、胁迫行为。仔细审查合同内容,确保不违法违规和违背公序良俗。若发现合同存在可能无效的情形,可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来确认合同效力。
2025-04-07 17:37:54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主体不适格时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缺乏相应认知和判断能力,所签合同自始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出能力范围签约,若未获法定代理人追认也无效,这保障了交易中弱势方的权益。
(2)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请求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让对方违背真实意愿签约,受欺诈、胁迫方有权利请求判定合同无效,维护自身真实意愿表达。
(3)内容违法违规的合同无效。合同内容违背法律强制规定或公序良俗,如买卖被查封房屋,此类合同因不符合法律和道德要求而不具有法律效力。
(4)恶意串通的合同无效。当事人双方恶意勾结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这种行为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秩序,合同应认定无效。确认合同无效需经法院或仲裁机构判决、裁决。
提醒: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时要注意审查主体资格、确保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合法合规,避免恶意串通。若对合同效力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法律意见。
2025-04-07 16:37:27 回复
咨询我
(一)在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时,要确认对方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查看其身份证明、了解精神健康状况等。若对方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取得其法定代理人的书面同意或追认。
(二)签订过程中要保持警惕,若发现对方有欺诈、胁迫行为,注意留存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便后面维权。
(三)仔细审查合同内容,确保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可向专业律师咨询。同时,要核实房屋产权情况,避免购买被依法查封的房屋。
(四)留意对方是否与他人恶意串通,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查核实。
(五)若怀疑合同无效,应通过向法院起诉或申请仲裁机构仲裁来确认合同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025-04-07 15:29: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