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效力待定合同里,善意相对人能在被代理人追认前行使撤销权。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纯获利或与自身状况相符的行为有效,其他行为需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30日内未作表示,视为拒绝。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可撤销。
3.无权代理人订合同,被代理人开始履行或接受履行,视为追认。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权。
2025-04-07 10:21:3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对人撤销权的行使需在被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
法律解析:
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部分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才有效,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30日内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视为拒绝追认,在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权。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被代理人开始履行合同义务或接受履行视为追认,在被代理人追认前,善意相对人也可行使撤销权。简单来说,只要合同处于效力待定状态且未被追认,善意相对人就有权撤销。若您在合同方面遇到类似问题,不确定自身权益和处理方式,欢迎向我或其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2025-04-07 09:04:02 回复
咨询我
1.善意相对人在效力待定合同中有撤销权,且撤销权行使期限为被代理人追认之前。这是为保护善意相对人权益,避免其因合同效力不确定而长时间处于不利状态。
2.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出其能力范围的民事法律行为,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30日内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视为拒绝追认,在追认前善意相对人能撤销。这促使法定代理人及时表明态度,保障交易安全。
3.无权代理人订立合同,被代理人开始履行或接受履行视为追认,追认前善意相对人可行使撤销权。
建议:
善意相对人发现合同效力待定时,及时了解被代理人是否追认情况,以便适时行使撤销权。
相对人催告法定代理人追认时,要保留好通知证据。
交易中要谨慎,确认对方主体资格和代理权限,降低合同效力不确定带来的风险。
2025-04-07 07:59:0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需在被代理人追认之前行使。这是保障善意相对人权益的重要规定,避免其在不知情或不了解被代理人真实意愿情况下陷入不利局面。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出其能力范围的民事法律行为,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才有效。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三十日内追认,若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则视为拒绝追认。在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权。
(3)无权代理人订立合同,若被代理人开始履行合同义务或接受相对人履行,视为对合同的追认。而在追认前,善意相对人同样可行使撤销权。
提醒:
在涉及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对人应及时了解被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的态度,若想行使撤销权要注意在追认前行使。不同情况对应法律处理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4-07 07:14:11 回复
咨询我
(一)在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况下,若想行使撤销权,相对人应在法定代理人收到催告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法定代理人作出追认之前进行。相对人可先催告法定代理人追认,若法定代理人未在三十日内表示,视为拒绝追认,在这期间善意相对人可撤销。
(二)对于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善意相对人要在被代理人开始履行合同义务、接受相对人履行(即视为追认)之前行使撤销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2025-04-07 07:09: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