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通常孩子满18岁,父母就没抚养权了。因为这时孩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独立做事,父母没法定抚养义务。
2.不过有特殊情况,像成年子女不能独立生活,比如有精神疾病没行为能力,或者还在接受高中及以下教育,父母要继续抚养,也就有抚养权问题。
3.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先协商抚养安排,协商不成可以打官司确定。
2025-04-07 06:00:3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一般孩子年满18周岁,父母不再有抚养权;但成年子女不能独立生活时,父母仍需履行抚养义务,可协商或诉讼确定抚养安排。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规定,抚养权主要是针对未成年子女,子女成年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后,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父母通常无法定抚养义务。不过当成年子女因精神疾病等导致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尚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等不能独立生活的情况,父母要继续抚养。在此种特殊情形下,父母可先自行协商抚养事宜,若协商不成则可通过诉讼途径确定。如果您在抚养权方面遇到类似复杂问题,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准确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2025-04-07 05:31:46 回复
咨询我
孩子年满18周岁,正常情况下父母不再有抚养权。因为抚养权针对的是未成年子女,子女成年后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父母法定抚养义务终止。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若成年子女不能独立生活,像因精神疾病等导致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是还在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父母仍需履行抚养义务,存在抚养权问题。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当出现特殊情形时,父母双方先自行协商抚养安排,以平和方式解决问题。
2.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诉讼途径,由法院依据具体情况确定抚养权归属。
2025-04-07 04:58:34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通常孩子年满18周岁,父母便不再有抚养权。因为抚养权主要针对未成年子女,子女成年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后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父母法定抚养义务终止。
(2)不过有特殊情形,当成年子女不能独立生活,像存在精神疾病等导致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还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时,父母仍要继续履行抚养义务,会涉及抚养权问题。
(3)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双方可以先协商抚养安排,要是协商不成,则可通过诉讼途径来确定抚养权。
提醒:特殊情形下确定抚养权较复杂,不同情况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4-07 03:44:18 回复
咨询我
(一)明确特殊情形判断标准。对于成年子女是否属于不能独立生活的情况,可参考医学鉴定判断是否因精神疾病等为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查看子女的学历教育情况是否为高中及其以下。
(二)协商处理。若存在上述特殊情形,父母双方先友好协商抚养安排,包括生活照料、费用承担等。
(三)诉讼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据具体情况确定抚养权归属及抚养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2025-04-07 02:57: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