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一般来说,抚养费给到子女满18岁。要是子女16到18岁,靠自己劳动收入生活且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父母可停付。
2.特殊情况,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还得给必要抚养费。像还在高中及以下读书,或因非主观原因丧失部分劳动能力无法正常生活的。
3.父母能协议约定抚养费给付期限,只要不损害孩子权益,就按协议办。
2025-04-07 05:03:24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抚养费一般给付至子女18周岁,1618周岁以劳动收入维持生活的可停止给付;特殊情况对不能独立生活成年子女仍需负担;父母可协议约定给付期限。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规定,子女成年通常意味着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所以抚养费给付至18周岁为常见情形。1618周岁的子女若能靠劳动维持生活,说明其已有独立生存能力,父母可不再给付。但对于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如尚在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阶段,或因非主观原因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正常生活的,父母有继续负担抚养费的责任。同时,父母可就抚养费给付期限进行协议,只要不损害子女权益,该协议具有效力。如果大家在抚养费相关问题上有疑问,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2025-04-07 03:48:36 回复
咨询我
1.一般情况下,抚养费给付到子女18周岁为止。不过若子女在16至18周岁间,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且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父母可停止给付。这体现了对子女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情况的合理考量。
2.特殊情形下,对于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需负担必要抚养费。这类子女包括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因非主观原因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这保障了这类子女的基本生活需求。
3.父母双方可协议约定抚养费给付期限,只要不损害子女合法权益,就按协议执行,体现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建议:父母应明确抚养费相关规定,在特殊情况出现时及时沟通协商,保障子女权益。签订协议时确保不损害子女利益,如有纠纷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2025-04-07 03:22:25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一般而言,抚养费的给付期限截止到子女年满18周岁。不过,当子女处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阶段,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同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时,父母可以停止支付抚养费。
(2)特殊情形下,对于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仍需承担必要的抚养费。这类成年子女包括尚在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的,或者因非主观原因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情况。
(3)父母双方还能通过协议来约定抚养费的给付期限,只要该协议不损害子女的合法权益,就按照协议执行。
提醒:确定抚养费给付期限时,要考虑子女实际情况。协议约定时需确保不损害子女权益,情况复杂时建议咨询专业分析。
2025-04-07 02:53:02 回复
咨询我
(一)正常情况下,在子女年满18周岁时,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若子女处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阶段,凭借自己劳动收入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父母也可停止支付。
(二)遇到特殊情况,子女属于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像还在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者因非主观原因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父母需继续支付必要抚养费。
(三)父母之间可自行协商约定抚养费的给付期限,只要不损害子女权益,就按约定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2025-04-07 01:08: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