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果存在劳动争议,首先要收集好相关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其他,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明确诉求。再次,在仲裁过程中要如实陈述事实。最后,等待仲裁结果,若不服可考虑进一步法律途径。
2025-04-13 07:10:18 回复专业解答员工请求恢复劳动关系需符合特定条件,法律才认可。员工要是被无理解雇,且没有重大过失,还想留在原单位,这种诉求是合法合理的。但要是原职位已经被别人替代了,或者单位情况变了,实在没法再用这名员工,那这种请求通常不会得到支持。
专业解答如何进行确认劳动关系终局裁决的程序流程1.在劳动保障争议事件中,双方当事人均可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进行仲裁。此种情况下,必须在争议发生之日起的一年内提出,否则将会失去时效性。2.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后,应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若决定受理,则在作出决定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应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至被申请人,同时组织仲裁庭进行审理。
专业解答抱歉,您的想法并不符合法律规定。在完成仲裁以及初审全部流程后,全案以确认劳动关系已经解除为前提,方有可能获得赔付金的支持。因此,您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已然可以被确认为已解除,至于确切的终止日期则需参照相关的判决书或裁决书。初审判决书若在 15 天内双方均未提出上诉,便可视为生效。在此之后,如果您打算重新申请劳动仲裁以恢复劳动合同,这种行为显然构成了一事不再理,严重违背了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原则。
专业解答劳动仲裁乃是舒解劳动争议的重要手段之一。当有关方面提出劳动仲裁请求之后,若被申诉人未能有效联络以接收相关文件,则劳动仲裁机关将采取公示的办法以派发相关仲裁文书。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之相关规定,自被申诉人接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应于十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若逾期未提交答辩书亦无碍仲裁流程之推进。
专业解答在处理解除劳动关系时,离职日期的确定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人单位宣告解约或劳动者收到解雇通告,离职日期以这两个时间中的较晚者为准。2.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离职日期以双方协议的日期为准。3.劳动者因违规被解聘,离职日期以用人单位宣布并送达解聘决定的日期为准。这些规定旨在明确离职日期的计算方式,以便双方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的解除事宜。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