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合同签了履行不了,先区分自始不能和嗣后不能。自始不能的合同可能无效,当事人可要回已付财产,有过错方需赔偿对方。
2.嗣后不能的,看是否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若是,部分或全部免责,但要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
3.一方违约致履行不能,对方可要求违约方担责,如继续履行等。
4.先协商,协商不成可诉讼或仲裁。注意保留证明履行不能原因和损失的证据。
2025-04-06 23:36:2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合同签订后履行不能,自始不能合同可能无效,可要求返还财产和过错方赔偿;嗣后不能需判断是否因不可归责事由,不可归责部分或全部免责,违约方需担责,可协商,协商不成可诉讼或仲裁。
法律解析:
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自始履行不能时合同可能无效,这是因合同订立时就存在无法履行的情形,此时当事人有权要求返还已支付财产,过错方要赔偿对方损失。而嗣后履行不能,若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依法律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要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要是一方违约导致履行不能,对方可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合同履行出现问题时,当事人可先友好协商,若协商无果可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在处理过程中,保留好证明履行不能原因及损失情况的相关证据很重要。如果您在合同履行方面遇到难题,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4-06 21:41:26 回复
咨询我
合同签订后履行不能,应先区分自始不能与嗣后不能再分别处理。自始不能时合同可能无效,当事人可要求返还已支付财产,有过错方需赔偿对方损失。
嗣后不能时,若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导致,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当事人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若因一方违约导致履行不能,对方可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解决措施与建议如下:
1.当事人先协商解决履行不能问题。
2.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或仲裁途径解决。
3.注意保留相关证据,证明履行不能的原因及损失情况,以便维护自身权益。
2025-04-06 20:37:18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合同签订后履行不能需先区分自始不能与嗣后不能。自始不能时,合同可能无效,此时当事人可要求返还已支付财产,有过错的一方要赔偿对方损失。
(2)若为嗣后不能,需判断是否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导致。若是这种情况,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要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
(3)若因一方违约导致履行不能,对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
(4)当事人遇到履行不能问题,可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或仲裁途径解决,并且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证明履行不能的原因及损失情况。
提醒:
履行不能情况复杂,不同原因对应处理方式有别,建议遇到相关问题及时咨询,以便准确分析处理。
2025-04-06 19:00:37 回复
咨询我
(一)区分自始不能与嗣后不能。自始不能合同可能无效,当事人可要求返还已支付财产,有过错方赔偿对方损失。
(二)对于嗣后不能,判断是否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导致。若是,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
(三)若因一方违约致履行不能,对方可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如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
(四)当事人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通过诉讼或仲裁途径解决。
(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证明履行不能的原因及损失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2025-04-06 17:3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