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山东法律咨询 > 威海法律咨询 > 威海合同订立法律咨询 > 合同签订后履行不能该怎么办

合同签订后履行不能该怎么办

杨* 山东-威海 合同订立咨询 2025.04.06 16:12:53 385人阅读

合同签订后履行不能该怎么办

其他人都在看:
威海律师 合同事务律师 威海合同事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合同签了履行不了,先区分自始不能和嗣后不能。自始不能的合同可能无效,当事人可要回已付财产,有过错方需赔偿对方。
2.嗣后不能的,看是否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若是,部分或全部免责,但要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
3.一方违约致履行不能,对方可要求违约方担责,如继续履行等。
4.先协商,协商不成可诉讼或仲裁。注意保留证明履行不能原因和损失的证据。

2025-04-06 23:36:2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合同签订后履行不能,自始不能合同可能无效,可要求返还财产和过错方赔偿;嗣后不能需判断是否因不可归责事由,不可归责部分或全部免责,违约方需担责,可协商,协商不成可诉讼或仲裁。
法律解析:
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自始履行不能时合同可能无效,这是因合同订立时就存在无法履行的情形,此时当事人有权要求返还已支付财产,过错方要赔偿对方损失。而嗣后履行不能,若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依法律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要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要是一方违约导致履行不能,对方可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合同履行出现问题时,当事人可先友好协商,若协商无果可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在处理过程中,保留好证明履行不能原因及损失情况的相关证据很重要。如果您在合同履行方面遇到难题,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4-06 21:41:26 回复
咨询我

合同签订后履行不能,应先区分自始不能与嗣后不能再分别处理。自始不能时合同可能无效,当事人可要求返还已支付财产,有过错方需赔偿对方损失。

嗣后不能时,若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导致,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当事人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若因一方违约导致履行不能,对方可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解决措施与建议如下:
1.当事人先协商解决履行不能问题。
2.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或仲裁途径解决。
3.注意保留相关证据,证明履行不能的原因及损失情况,以便维护自身权益。

2025-04-06 20:37:18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合同签订后履行不能需先区分自始不能与嗣后不能。自始不能时,合同可能无效,此时当事人可要求返还已支付财产,有过错的一方要赔偿对方损失。
(2)若为嗣后不能,需判断是否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导致。若是这种情况,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要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
(3)若因一方违约导致履行不能,对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
(4)当事人遇到履行不能问题,可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或仲裁途径解决,并且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证明履行不能的原因及损失情况。

提醒:
履行不能情况复杂,不同原因对应处理方式有别,建议遇到相关问题及时咨询,以便准确分析处理。

2025-04-06 19:00:37 回复
咨询我

(一)区分自始不能与嗣后不能。自始不能合同可能无效,当事人可要求返还已支付财产,有过错方赔偿对方损失。

(二)对于嗣后不能,判断是否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导致。若是,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

(三)若因一方违约致履行不能,对方可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如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

(四)当事人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通过诉讼或仲裁途径解决。

(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证明履行不能的原因及损失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2025-04-06 17:38:31 回复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120条可知,除另有规定或约定外,定金罚则的适用前提应当是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即对方构成了根本违约。“在设有定金的情况下,债权人享有主债权和定金担保权,在债务人有根本违约情况时,债权人可以选择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主债务,或要求行使定金担保权。但如果选择要求继续履行主债务,而最终债务得到履行,则合同的履行情况由“不履行”变为“履行”,定金罚则的适用条件已不具备,不可以再要求适用定金罚则。如果选择要求适用定金罚则,那么就相当于债权人接受了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事实,放弃了要求债务继续履行债务的权利,免除了债务人继续履行的责任。因此,继续履行的结果,与定金罚则的适用条件互相冲突;适用定金罚则的结果,与继续履行的权利要求相互冲突。”若根据当事人的约定,定金性质为迟延履行的违约定金,定金罚则和继续履行应是可以同时适用的。上述案例中虽从表面来看,定金为违约定金,但从合同权利义务对等性原则来看,将其理解为解约定金更为合理。法条运用:《合同法》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第一百一十五条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担保法》第八十九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条 因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或者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可以适用定金罚则。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当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合同履行的确定1、特征履行地规则此规则以当事人履行合同特征义务的地点来确定合同履行地,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评判方式。在合同约定的众多义务中,必有一个能反映该合同之本质特征的义务,只要是双务合同,非给付金钱义务最能反映该合同的特征,因而一般认为以此为标准确定合同履行地是适当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双务合同,非给付金钱义务是区别此合同与彼合同性质特征的标志点,且以该特征为依据确定合同履行地。[2]如买卖合同中一般认为其特征义务应是标的物的交付,即所有权的转移,都以该特征义务履行地作为该合同的履行地,《适用意见》第19条、《合同法》第62条、第141条、96年最高《关于在确定经济纠纷案件中如何确定购销合同履行地的规定》等都对买卖合同履行地进行了界定。加工承揽合同、财产租赁合同、补偿贸易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等等,都是按照合同性质来确定履行地,而合同性质一般根据合同的名称来确定,若名称与合同中权利义务不一致的,应按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的内容确定合同类型,再确定履行地问题。2、实际履行地规则合同履行地是指实际履行地、约定的履行地还是民法所规定的履行地,众说分纭,理论与实践也一直是各说各的理。最高关于民诉法《适用意见》中第18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管辖。操作中又分几种情况,合同有约定且实际履行地与约定一致的,按《适用意见》18条确定管辖,合同约定了履行地,但未实际履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住所地与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一致的,原则上也可以适用18条规定,而如果合同约定了履行地,实际履行地与约定的不一致,或者没有约定履行地却又实际履行了,又或者既没有约定,也没有实际履行,如何确定案件的管辖,《适用意见》中就不甚明确了。以买卖合同为例,96年最高《关于在确定经济纠纷案件中如何确定购销合同履行地的规定》的司法解释,也强调在实际履行中双方当事人以书面或一致认可的其他方式可以变更约定,并明确了虽有约定但未实际履行的,不依履行地确定管辖。也就是说合同只有在约定了履行地并已实际履行且约定的履行地与实际履行地又相一致的情况下,适用相关法律才无任何障碍。一个是甲方乙方合同必须应尽的义务履行的地方。另外一个是签订合同所在地。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签订合同后公司未履行,有没有前法人责任

    专业解答公司签订合同后未履行,是否存在前法人的相关责任工资报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被视为一种负债负担,而此类负债通常需要通过公司可支配资产进行偿付和处理。因此,当某家公司发生拖欠员工薪资状况时,法定代表人并不需要对此类行为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024.10.15 1042阅读
  • 签订合同后不履行是否构成诈骗

    专业解答单纯的合同违约不构成欺诈,但如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欺骗对方导致其财物损失,涉及虚假企业或他人名义签署合同、伪造产权证明为担保、看似有履行能力却诱使继续交易、收货后逃匿、或其他欺诈手段,此类行为触犯合同诈骗罪。

    2024.09.08 2153阅读
  • 赔偿协议签订后对方不履行,该如何处理

    专业解答当赔偿协议遭遇不履行,当事人首先应协商解决。协商无果后,可通过仲裁或民事诉讼保护权益。若一方违反合同义务,导致执行结果不符合约定,守约方有权请求强制执行、补救并追究经济损失责任。

    2024.08.29 2047阅读
  • 签订合同后违约不履行应怎么办

    专业解答违约情况下,守约方有权依据合约和法律终止协议,要求违约方履行、弥补或赔偿损失。违约责任包括明确表示不履行、未支付款项、履行不符合约定等。特殊情况下,如履行不可行或成本过高,或债权人未及时通知,可能免除部分责任。货物品质不符需按承诺负责。违约责任方式多样,如修理、替换等,具体金额以实际损失和合同预期利润为准,但不超过违约方预见的损失。纠正违约后,仍需对额外损失进行赔偿。

    2024.08.29 1369阅读
  • 合同履行完毕后重新签订的合同是否仍有效

    专业解答实践中,即使未先签订书面契约,若一方已履行重要义务且对方无异议,可视为双方已就合同内容达成一致。这种情况下,尽管形式上不符合常规程序,但根据法律规定,合同依然被视为正式成立并生效,因为其内容和意图得到了实质性的实现。

    2024.08.19 1828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