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期性被派遣劳动者可被裁员,但有条件限制。
2.当用工单位出现企业重整、经营困难等情况,可将被派遣劳动者退回派遣单位。
3.若劳动者无过错且被退回非自身原因,派遣单位无新工作安排,需按当地最低工资每月支付报酬。
4.符合裁员条件,派遣单位可解除合同并支付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付一个月工资。
结论:
长期性被派遣劳动者可被裁员,但受条件限制,符合情形用工单位可退回,派遣单位无新安排要支付报酬,符合裁员条件解除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解析:
依据《劳动合同法》,当用工单位出现如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情形时,有权将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若被派遣劳动者无过错且退回并非自身原因导致,劳务派遣单位若没有新工作安排,需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月向劳动者支付报酬。若符合经济性裁员条件,派遣单位可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同时要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这一系列规定保障了被派遣劳动者在面临裁员等情况时的合法权益。如果您在被派遣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长期性被派遣劳动者可被裁员,但受条件约束。用工单位在依照企业破产法重整、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等法定情形下,能将被派遣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
对于劳务派遣单位,若被派遣劳动者无过错且退回非自身原因导致,又无新工作安排,需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月支付报酬。当符合经济性裁员条件时,可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为保障劳动者权益,建议如下:
1.劳动者应了解自身权益,在被退回或裁员时,及时向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了解情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劳务派遣单位应规范操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支付报酬和经济补偿。
3.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对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和处罚。
法律分析:
(1)长期性被派遣劳动者虽可被裁员,但有严格条件限制。用工单位在特定法定情形下,如企业破产重整、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等,有权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
(2)当被派遣劳动者无过错,且退回并非自身原因导致时,若劳务派遣单位无新工作安排,需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月支付报酬。
(3)若符合经济性裁员条件,劳务派遣单位可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但要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提醒:
被派遣劳动者遇到裁员情况时,要注意留存相关证据,维护自身获得报酬和经济补偿的权益。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一)用工单位裁员退回被派遣劳动者,需出现《劳动合同法》规定情形,比如企业按破产法重整、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等,不能随意退回。
(二)劳务派遣单位面对被退回劳动者,若劳动者无过错且退回非自身原因,在无新工作安排时,要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月支付报酬。
(三)符合经济性裁员条件,劳务派遣单位可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但要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