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股份转让金额无严格法定标准,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由转让与受让双方协商确定。常见定价方式有:按公司净资产核算每股价值定价;参考公司盈利及行业市盈率估算价值。
2.国有股份转让需按规定评估,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转让价格不合理且损害债权人利益,债权人可依法行使撤销权。
2025-04-06 23:06:14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股份转让金额一般由转让方和受让方协商确定,有按公司净资产和参考盈利状况等定价方法;国有股份转让需评估并公开进行;转让价格不合理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可行使撤销权。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股份转让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常见的定价方法能保障交易双方在合理范围内确定价格。对于国有股份转让,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需按规定评估并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这是法律对国有资产的保护。当转让价格明显不合理且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可行使撤销权,以此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若您在股份转让过程中遇到法律方面的疑惑,或者对转让价格的确定、债权人撤销权等问题有进一步的咨询需求,欢迎向我或其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4-06 21:33:49 回复
咨询我
1.股份转让金额主要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无严格法定标准,多由转让方和受让方协商确定。常见定价方法有基于公司净资产核算每股净资产定价,以及参考公司盈利状况结合行业市盈率估算价值。
2.但国有股份转让为防止资产流失,需按规定评估并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当转让价格明显不合理且损害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可依法行使撤销权。
3.对于普通股份转让,转让双方应充分沟通,合理选择定价方法,确保价格公平合理。涉及国有股份转让,相关主体要严格遵守规定流程。债权人要密切关注转让价格情况,若发现损害自身利益,及时依法维护权益。
2025-04-06 21:29:29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股份转让金额一般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由转让方和受让方协商决定。常见的定价方式有以公司净资产为基础,通过对公司资产和负债评估核算出每股净资产,进而确定转让价格。
(2)也可参考公司盈利状况,结合行业市盈率等指标来估算股份价值。
(3)对于国有股份转让,为避免国有资产流失,需按相关规定评估,并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
(4)若转让价格明显不合理且损害债权人利益,债权人可依法行使撤销权。
提醒:
进行股份转让时,普通股份转让要确保协商定价合理合法;国有股份转让务必遵循规定流程。遇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分析。
2025-04-06 20:05:31 回复
咨询我
(一)非国有股份转让,转让方和受让方应充分沟通协商,可采用以公司净资产为基础核算每股净资产定价,也可结合公司盈利状况与行业市盈率等指标估算价值来确定转让金额。
(二)涉及国有股份转让,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股份进行评估,并且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转让,保障国有资产不流失。
(三)转让双方在确定价格时需合理定价,避免因价格明显不合理损害债权人利益,否则债权人可能行使撤销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025-04-06 18:2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