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主体合格:签电子合同的双方得有民事行为能力,能独立担责。
2.意思真实:双方得自愿达成一致,不能有欺诈、胁迫等情况。
3.内容合法:合同内容要合法,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4.形式达标:要符合数据电文要求,可靠电子签名和手写签名效力一样。其制作数据属签名人专有,签署时由其控制,改动可被发现。
5.借助平台:可通过第三方平台签合同,保障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5-04-06 22:57:36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电子合同有效签订需主体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自愿、内容合法合规、形式符合数据电文要求且使用可靠电子签名,可借助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保障有效性和安全性。
法律解析:
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电子合同也是合同的一种。主体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是合同有效的基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独立承担合同产生的民事责任。双方真实自愿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可避免因欺诈、胁迫等导致合同效力存在瑕疵。内容合法合规、不违背公序良俗,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可靠电子签名能确保合同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符合规定的电子签名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效力。在实践中,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能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合同签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果您在电子合同签订方面有任何疑问,或想了解更多相关法律知识,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4-06 22:37:58 回复
咨询我
1.电子合同有效签订需主体、意思表示、内容、形式等多方面符合条件。主体上,订立双方应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并能独立担责;意思表示要求真实自愿且达成一致,无欺诈、胁迫等情况;内容要合法合规,不违反强制规定和公序良俗;形式上要符合数据电文要求,可靠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效力等同。
2.可靠电子签名有特定条件,包括制作数据属签名人专有、签署时仅由签名人控制、签署后对签名及数据电文内容形式的改动可被发现。
3.为保障电子合同有效性和安全性,实践中可借助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签订。
2025-04-06 22:26:4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主体资格:签订电子合同的双方需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能独立担责,这是合同有效的基础,只有这样双方才能理解合同内容并承担相应后果。
(2)意思表示:双方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自愿,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若存在此类不当情形,合同可能被撤销。
(3)内容合法:合同内容要符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否则合同可能被认定无效。
(4)形式要求:电子合同需符合数据电文要求,可靠电子签名是关键。其需满足制作数据专有、仅由签名人控制、改动可被发现等条件。
(5)平台选择:实践中,借助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签订合同,能保障合同有效性和安全性。
提醒:签订电子合同要严格审查各环节,确保符合法定条件。不同情况的合同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分析。
2025-04-06 20:42:16 回复
咨询我
(一)确认主体资格,确保订立合同双方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能独立担责,比如可审查对方身份证明、营业执照等相关材料。
(二)保证意思表示真实自愿,避免欺诈、胁迫等情况,沟通时做好记录留存。
(三)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审核。
(四)采用符合法律要求的数据电文形式,使用可靠电子签名,若使用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要选正规有资质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2025-04-06 19:55: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