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四川法律咨询 > 成都法律咨询 > 成都欠款追讨法律咨询 > 口头还款承诺具有法律效益吗

口头还款承诺具有法律效益吗

张** 四川-成都 欠款追讨咨询 2025.04.06 07:18:08 352人阅读

口头还款承诺具有法律效益吗

其他人都在看:
成都律师 债权债务律师 成都债权债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口头还款承诺通常有法律效力。合同形式多样,口头还款承诺算口头合同,只要行为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达真实,不违法违规和公序良俗,承诺就有效。

2.但口头承诺举证难。发生纠纷时,债权人得拿出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证据,否则可能吃亏。

3.为保障债权,最好把还款承诺写成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还款时间和金额等。

2025-04-06 10:09:1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口头还款承诺通常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举证困难问题,建议以书面形式确定还款承诺。
法律解析:
根据《民法典》规定,合同形式包含书面、口头等,口头还款承诺属于口头合同。只要满足行为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这些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该承诺就有效。然而,口头承诺在实际操作中,一旦发生纠纷,债权人需要提供诸如聊天记录、电话录音、证人证言等证据来证明承诺存在。要是无法举证,债权人可能会面临不利后果。所以,为了更好地保障债权的实现,应将还款承诺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还款时间、金额等重要条款。如果您在还款承诺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4-06 10:05:54 回复
咨询我

1.口头还款承诺通常有法律效力,因其属于口头合同,只要满足行为人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等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就受法律保护。
2.但口头承诺存在明显弊端,主要是举证困难。纠纷发生时,债权人需提供聊天记录、电话录音、证人证言等证据证明承诺存在,若无法举证会面临不利后果。
3.为保障债权实现,建议将还款承诺书面化。书面合同能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还款时间、金额等重要条款,减少纠纷发生,在出现问题时也便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4-06 10:04:19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口头还款承诺通常具备法律效力。依据法律,合同形式多样,口头还款承诺属于口头合同范畴,只要符合行为人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法违规及公序良俗这些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承诺便有效。
(2)但口头承诺有明显弊端,即举证困难。当发生纠纷时,债权人得拿出证据来证明承诺存在,像聊天记录、电话录音、证人证言等都可作为证据。若无法完成举证,债权人可能会陷入不利局面。
(3)为保障债权顺利实现,应把还款承诺落实到书面上,详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还款时间和金额等关键条款。

提醒:口头还款承诺易引发纠纷,建议尽量签订书面协议,若已形成口头承诺,注意留存相关证据,不同案情解决方案有别,可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4-06 09:36:03 回复
咨询我

(一)鉴于口头还款承诺虽具法律效力但举证困难,债权人在与债务人沟通时,可及时留存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聊天记录中要明确提及还款相关内容,电话录音要清晰完整。

(二)寻找了解还款承诺事宜的证人,让其对承诺情况进行证明,但证人需具备相应作证能力。

(三)最好将还款承诺转化为书面形式,书面协议中详细写明双方权利义务、还款时间、金额、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2025-04-06 08:16:47 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口头协议也是合同形式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口头协议的有效条件与一般合同无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同双方当事人要具有缔约能力。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各方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第二,合同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希望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在意志与外部表示一致。法律依据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当事人有权申请变更或撤销。第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法》规定,凡因欺诈或胁迫订立并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以合法行为掩盖非法目的订立的合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一律无效。口头协议虽然有效,但毕竟口说无凭,若双方仅存在口头协议,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时,一方想要维护自身权益,客观上存在举证困难。《合同法》第十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口头承诺赠与在法律上是否具有效力

    专业解答口头承诺的赠与在法律上是否具有约束力取决于是否满足一定条件:内容合法、双方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赠与协议可以是口头、书面或公证形式。口头形式简便但争议时取证难。因此,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口头赠与协议是有效的,但实施和证明可能较为困难。

    2024.06.06 1924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债权债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