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被取保候审人想去外地,得按程序申请。取保候审期间离开居住的市县,要向执行机关申请。
2.执行机关会综合判断是否批准,如外出目的是否合理、是否影响案件办理、有无干扰作证等风险。
3.因治病、升学等合理原因去外地,充分说明情况并承诺守规,获批可能性大。
4.获批后要按时返回并报告情况,擅自离开可能被没收保证金或重新逮捕。
2025-04-05 22:36:09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被取保候审人去外地需向执行机关申请,获批准后按规定时间返回并报告情况,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可能面临严重后果。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期间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必须向执行机关提出申请。执行机关会从外出目的合理性、对案件办理的影响、是否有干扰司法的风险等多方面进行考量。像治病、升学、就业这类合理原因,只要被取保候审人能向执行机关充分说明情况并承诺遵守规定,获批概率较大。若执行机关批准,被取保候审人要严格在规定时间返回且及时报告执行情况。若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根据法律规定,可能会被没收保证金,甚至被重新逮捕。所以,被取保候审人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程序。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处于取保候审阶段,对去外地的申请流程等有疑问,可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4-05 20:36:19 回复
咨询我
1.被取保候审人申请去外地,需严格按程序进行,经执行机关批准才行。执行机关会综合评估外出目的合理性、对案件办理的影响及干扰司法等风险因素。
2.若因治病、升学、就业等合理原因申请去外地,充分说明情况并承诺遵守规定,获批可能性较大。获批后要在规定时间返回并报告执行情况。
3.解决措施与建议:被取保候审人有去外地需求时,应提前准备充分合理的理由及相关证明材料,积极与执行机关沟通。获批后务必严格遵守时间安排并及时报告。若擅自离开,将面临没收保证金、重新逮捕等后果,所以要自觉遵守规定,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2025-04-05 19:06:26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被取保候审人去外地需向执行机关申请,执行机关审批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这是为了保障案件能正常侦查、起诉和审判,避免出现影响司法程序的情况。
(2)合理正当的外出目的,如治病、升学、就业等,且能向执行机关充分说明情况并承诺遵守规定,获批可能性大。这体现了法律在保障司法程序的同时,也考虑到被取保候审人的合理需求。
(3)经批准外出后,要在规定时间返回并报告执行情况。这是对被取保候审人遵守规定的要求,确保执行机关能掌握其行踪和活动情况。
(4)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可能面临没收保证金、重新逮捕等后果。这是对违反规定行为的制裁,维护了取保候审制度的严肃性。
提醒:被取保候审人申请去外地要严格按程序进行,如实说明情况。若对申请流程或自身情况把握不准,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4-05 19:01:16 回复
咨询我
(一)被取保候审人想去外地,应主动向执行机关提交书面申请,详细说明外出目的、地点、时长等信息。
(二)若因治病、升学、就业等合理原因申请,要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如医院诊断书、学校录取通知书、单位录用证明等,向执行机关充分说明情况。
(三)承诺遵守相关规定,如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并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执行情况。
(四)未经执行机关批准,坚决不擅自离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违反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2025-04-05 18:26: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