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河南法律咨询 > 开封法律咨询 > 开封判决执行法律咨询 > 判决书下来了,他们还是不给钱该怎么办

判决书下来了,他们还是不给钱该怎么办

李* 河南-开封 判决执行咨询 2025.04.04 06:09:51 421人阅读

判决书下来了,他们还是不给钱该怎么办

其他人都在看:
开封律师 诉讼仲裁律师 开封诉讼仲裁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一)确定申请法院: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准备申请材料: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材料。
(三)等待法院执行:法院受理后会发执行通知,并采取查看、冻结等执行措施。
(四)应对拒不执行情况:若对方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会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受刑事处罚。
(五)配合法院工作:积极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等信息保障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025-04-04 11:45:10 回复
咨询我

1.判决书生效后,若对方不给钱,可向一审法院或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时要交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材料。
2.法院受理后,会发执行通知,还能采取查冻扣划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拍卖财产等措施。
3.若对方有能力却拒不执行,情节严重会触犯拒执罪,受刑事处罚。
4.要配合法院,提供对方财产线索,保障自身权益。

2025-04-04 10:02:3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判决书生效后对方拒不给钱,可向一审法院或同级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需提交相关材料,法院会采取执行措施,拒执情节严重可追刑责,申请人要配合执行。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规定,判决书生效后,对方不履行给钱义务,当事人可按上述方式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时准备好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材料是启动程序的必要条件。法院受理后,依法向被执行人发执行通知并采取多种执行措施,这是保障胜诉方权益的法定手段。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受到刑事处罚。申请人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提供财产线索,能提高执行效率,更好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如果您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任何法律问题,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4-04 09:01:04 回复
咨询我

判决书生效后对方拒不履行给钱义务,可申请强制执行来保障权益。

申请强制执行要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时需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材料。

法院受理后会向被执行人发执行通知,还会采取查看、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执行措施。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会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刑事处罚。

为保障自身权益,要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主动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等信息,促使执行顺利进行。

2025-04-04 08:40:5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判决书生效后,对方不给钱,可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申请时要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材料。
(3)法院受理后会发执行通知,还可采取多种执行措施,如查看、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
(4)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会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刑事处罚。
(5)申请人要积极配合法院,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等信息保障自身权益。

提醒:
申请强制执行要准备好完整材料,配合执行时提供的线索需真实有效,不同案件情况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4-04 07:48:17 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判决书是指依据判决制作的文书而裁定书是指为处理诉讼程序问题或部分实体问题而依法制作的诉讼文书。判决书与裁定书主要有以下四个不同:1.两者适用对象不同。判决书解决的是实体法律关系问题,如定罪量刑的部分裁定书主要解决诉讼中的程序问题,但也解决一小部分实体问题,例如:减刑,假释等等。2.可以有法律效力文书的数量不同。一个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只能有一个而裁定书可以有多个3.其书写要求不同。判决书只能用书面形式,格式和内容都有一定的规范而裁定书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4.两者上诉与抗诉期限不同。判决书是从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日以内裁定书是自收到裁定书五日以内。所以判决书与裁定书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但其共同点都是依照法定的程序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律师解析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