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若子女已成年且能独立生活,离婚协议无需约定抚养权。
(二)若子女满18岁但有特殊情况,如在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因非主观原因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父母仍有抚养义务,离婚协议可就子女生活安排和费用分担进行协商。
(三)协商内容要遵循自愿、公平原则,不能损害子女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这里的“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2025-04-04 11:12:17 回复
咨询我
1.一般来说,子女满18岁成年后,父母无抚养义务,离婚协议通常不用约定“抚养权”。
2.若子女满18岁还在接受高中及以下教育,或因非主观原因丧失部分劳动能力,无法正常生活,父母仍需抚养。
3.这种情况下,离婚协议可约定子女跟一方生活,另一方给生活、学习费用。这不是严格的抚养权约定,是对子女生活和费用的协商。
4.协议要遵循自愿、公平原则,保障子女合法权益。
2025-04-04 09:36:1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一般子女年满18周岁,父母无抚养义务,离婚协议无需约定抚养权;若子女满18岁但因特定原因无法独立生活,父母有抚养义务,离婚协议可就其生活安排和费用分担协商,但非严格抚养权约定。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规定,成年子女具备独立生活能力时,父母抚养义务终止。但子女虽成年,若处于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阶段,或因非主观原因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父母仍需抚养。这种情况下,离婚协议对子女生活及费用的约定,是基于父母对特殊情况子女的照顾责任。在进行约定时,要遵循自愿、公平原则,保障子女合法权益。如果您在处理类似离婚协议中关于成年子女相关问题时,有任何疑问,可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确保协议合法合理。
2025-04-04 08:58:08 回复
咨询我
一般而言,子女年满18周岁成年后,父母通常不再承担抚养义务,离婚协议中通常也无需约定“抚养权”。但存在特殊情况,若子女虽满18岁,却还在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者因非主观原因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父母依然有抚养义务。
在这种特殊情形下,离婚协议可以约定子女跟随一方生活,另一方给予一定的生活和学习费用。不过这并非严格的抚养权约定,只是对成年但无独立生活能力子女的生活安排和费用分担进行协商。协议内容要遵循自愿、公平原则,不能损害子女合法权益。
建议如下:
1.签订协议前,父母应充分考虑子女实际需求和自身经济状况。
2.协议内容需明确费用金额、支付方式和期限等细节。
3.若情况发生变化,双方应及时协商调整协议内容。
2025-04-04 08:31:5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一般而言,子女年满18周岁成年后,父母抚养义务终止,离婚协议通常无需约定抚养权。这是基于成年子女具备独立生活能力,能够自主承担自身生活。
(2)然而,若子女虽成年,但处于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阶段,或者因非主观原因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父母依旧有抚养义务。
(3)在这种情况下,离婚协议可就子女生活安排和费用分担进行协商,虽并非严格的抚养权约定,但要遵循自愿、公平原则,且不能损害子女合法权益。
提醒:
签订离婚协议涉及成年但无独立生活能力子女相关内容时,要确保公平合理,避免后面纠纷,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4-04 08:15: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