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福建法律咨询 > 莆田法律咨询 > 莆田合同纠纷法律咨询 > 法律上撤销合同的条件和时效是什么

法律上撤销合同的条件和时效是什么

兰** 福建-莆田 合同纠纷咨询 2025.04.04 05:36:35 351人阅读

法律上撤销合同的条件和时效是什么

其他人都在看:
莆田律师 合同事务律师 莆田合同事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一)可撤销合同情形及对应条件:
1.重大误解:是指在订立合同时,对合同的重要内容产生了错误认识。
2.胁迫:一方或者第三人使用胁迫手段,让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合同。
3.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困难境地或者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况,使合同在成立时就明显不公平。
4.欺诈:一方用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合同。

(二)撤销权时效规定:
1.一般情况,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一年内行使。
2.重大误解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九十日内行使。
3.受胁迫的,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4.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的,撤销权消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2025-04-04 09:42:24 回复
咨询我

1.可撤销合同情形:
重大误解:因对合同重要内容认识错误而订立。
胁迫:一方或第三人胁迫对方,使其违背真实意思签约。
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危困或缺乏判断能力,致合同显失公平。
欺诈:一方欺诈对方,使其违背真实意思签约。
2.撤销权时效:
一般情况:知道或应知道撤销事由起一年内行使。
重大误解:知道或应知道起九十日内行使。
受胁迫:胁迫行为终止起一年内行使。
五年期限: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起五年未行使,撤销权消灭。

2025-04-04 07:59:0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可撤销合同有重大误解、胁迫、显失公平、欺诈四种情形。撤销权时效因情形而异,重大误解九十日,胁迫、欺诈等一年,最长五年未行使则撤销权消灭。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基于重大误解签订合同、受胁迫或欺诈违背真实意思签订合同,以及合同显失公平,这类合同可撤销。这是为保障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和公平交易。对于撤销权的行使时效,重大误解由于可能涉及复杂情况,给予九十日较短时效促使当事人及时维权;受胁迫、欺诈等情况给予一年时效;自合同发生之日起五年是最长时效,防止撤销权长期存在影响交易稳定性。若遇到合同可撤销相关问题,不同情形和时效规定复杂,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可避免错过撤销权行使时间,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4-04 06:44:59 回复
咨询我

可撤销合同包括重大误解、胁迫、显失公平和欺诈几种情形。重大误解是因对合同重要内容认识错误而订立;胁迫是一方或第三人迫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签约;显失公平是一方利用对方危困或缺乏判断能力使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欺诈是一方以欺骗手段让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合同。

撤销权时效规定不同。一般情形下,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一年内行使;重大误解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起九十日内行使;受胁迫的当事人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若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消灭。

为避免可撤销合同带来的纠纷,订立合同前应仔细审查,明确条款内容。一旦发现撤销事由,应在规定时效内积极行使撤销权,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获取帮助。

2025-04-04 06:17:35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可撤销合同有多种情形。重大误解是指因对合同重要内容认识错误而订立合同,比如对价格、质量等关键信息判断失误。
(2)一方或第三人用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订立合同,像以人身安全威胁对方签订合同。
(3)一方利用对方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导致合同显失公平,如趁对方急需资金以不合理低价收购资产。
(4)一方以欺诈手段,让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下订立合同,例如故意隐瞒产品缺陷。
撤销权时效也有不同规定,重大误解是九十日,一般情形是一年,受胁迫从胁迫行为终止起一年,且自行为发生五年内未行使则撤销权消灭。

提醒:
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审查条款,若发现符合可撤销情形应及时行使撤销权,因不同情况撤销时效有别,建议咨询以准确把握维权时机。

2025-04-04 05:37:54 回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民法典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条件有什么

    专业解答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民法典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条件有什么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2024.02.23 1647阅读
  • 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前提条件

    专业解答有下列情形之1、属于婚姻无效或可被撤销的婚姻:重婚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未到法定婚龄的。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2024.08.09 4010阅读
  • 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条件和效力是怎样的

    2025.03.27 998阅读
  • 撤销赠与的时效和条件是什么

    2025.02.15 1123阅读
  • 法律上效力待定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区别

    律师解析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生效与否尚未确定,须经过补正方可生效,在一定的期限内不予补正则视为无效的合同。 可撤销合同,就是指因合同订立双方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无效的合同。 两者的主要区别有: 1、合同的效力不同:效力待定合同在未被有关权利人追认前,其效力处于待定状态; 而可撤销合同在未被撤销前则是有效合同。 2、合同瑕疵不同:效力待定合同的瑕疵是行为人缺乏缔约能力或处分能力,这类瑕疵并非不可补救; 而可撤销合同的瑕疵在于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如因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

    2025.02.12 1388阅读
  •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条件

    律师解析 无效合同与可撤销合同都会因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从而使合同不发生效力。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条件: 可撤销合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乘人之危、欺诈胁迫且不危害国家利益; 而无效合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欺诈、胁迫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损害公共利益,损害第三人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

    2025.01.30 1095阅读
  • 无效婚姻的条件和可撤销婚姻的条件

    律师解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 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 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 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2025.01.05 848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