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股东退出有股权转让、公司减资、公司回购等方式,即便法人不同意,股东也可依情况合法退出。
1.股权转让方面,向内部股东转让无需法人同意;向外转让时,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的股东要购买股权,不购买则视为同意,所以法人态度不影响转让的合法性。
2.公司减资时,需股东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减资决议。若法人作为股东不同意,但其他表决权达比值的股东通过,依旧可以完成减资,实现股东退出。
3.公司回购股权,在符合如公司连续五年盈利却不分红等情形时,股东可请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股权,协商不成能起诉,法人不同意不阻碍股东通过法律途径达成退出目的。
建议股东在退出时,先明确自身选择的退出方式,依据法律规定准备好相关文件和证据,确保程序合法合规。若遇阻碍可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2025-04-02 22:54:3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股东退出途径多样,涵盖股权转让、公司减资、公司回购等。不同退出方式,有不同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
(2)进行股权转让时,向内部股东转让不受法人意志约束;向外转让,遵循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原则,不同意者需购买股权,否则视为同意。
(3)公司减资退出方面,需股东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减资决议。即便法人不同意,只要其他表决权达比值的股东通过,减资仍可进行。
(4)符合公司回购股权情形时,股东可请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股权,协商不成可通过起诉解决,法人不同意不影响股东合法退出。
提醒:
股东退出涉及复杂法律程序,不同情形适用规则有别,建议咨询律师进一步分析处理。
2025-04-02 22:19:04 回复
咨询我
(一)股权转让方面,向内部股东转让无需法人同意,可自由进行;向外转让时,要争取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对于不同意的股东,可要求其购买股权。
(二)公司减资方面,需推动股东会进行表决,让表决权达三分之二以上的股东通过减资决议,即便法人不同意,只要比值达到也能实现减资退出。
(三)公司回购方面,若符合如公司连续五年盈利却不分红等情形,股东先与公司协商按合理价格收购股权,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2025-04-02 22:07:38 回复
咨询我
1.股东退出方式多样,有股权转让、公司减资、公司回购等。
2.股权转让:内部转让无需法人同意;外部转让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的需购买股权,不买则视为同意。
3.公司减资:需股东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决议,即便法人不同意,其他符合比值的股东通过也可减资。
4.公司回购:符合如连续五年盈利不分红等情形,股东可要求公司收购股权,协商不成可起诉,法人不同意不影响退出。
2025-04-02 21:54:4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法人不同意股东退出,股东仍可通过合法方式实现退出,如股权转让、公司减资、公司回购等。
法律解析:
股东退出公司途径多样。在股权转让方面,向内部股东转让无需法人同意;向外转让时,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即可,不同意的需购买股权,不购买视为同意。公司减资时,股东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减资决议即可,即便法人作为股东不同意,其他表决权达比值的股东通过也能减资。符合公司回购股权情形,如公司连续五年盈利却不分红等,股东可请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股权,协商不成还能起诉,法人不同意不影响股东合法退出。总之,法律保障了股东在合理情况下退出公司的权利。若您在股东退出过程中遇到复杂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详细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2025-04-02 20:01: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