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 盗窃取保并赔偿后,司法机关仍有权力收监。若后续发现新罪证或违规,会依法行动。
2. 赔偿能体现认罪悔罪,影响量刑,但无法完全免除刑罚。审判阶段,法院会综合多因素判定实刑及刑期。
3. 即便已赔偿,仍需留意案件后续,确保自身行为符合取保要求,防止被收监。需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因疏忽导致不良后果。
2025-04-01 22:30:40 回复
咨询我
盗窃后办理了取保,并且也进行了赔偿,可还是有被收监关押的可能。要是司法机关觉得有必要,像在侦查期间发现新的犯罪事实或者证据,又或者违反了取保候审的规定等,就会依法采取行动。赔偿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认罪和悔罪的态度,对量刑是有影响的,但不能完全免除刑罚。要是案件到了审判阶段,法院会把盗窃的情节、数额以及赔偿情况等因素都综合起来考虑,然后决定是否判处实刑以及刑期的长短。总之,虽然已经赔偿了,但还是得留意案件的后续发展,还有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要求,这样才能避免被收监关押。
2025-04-01 21:58:53 回复
咨询我
盗窃后获得取保候审且完成了赔偿,仍存在被收监关押的可能。一旦后续司法机关觉得有必要,像在侦查期间发现新的犯罪事实或证据,又或者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等情形,就会依照法律采取相应的举措。赔偿这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犯罪者的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对量刑有着一定的影响,然而却不能彻底免除刑事处罚。倘若案件推进到了审判阶段,法院会全面考量盗窃的情节、数额以及赔偿等情况,以此来判定是否判处实刑以及刑期的长短。总之,即便已经进行了赔偿,也依然要密切关注案件的后续发展以及自身行为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收监关押。
2025-04-01 21:13:52 回复
咨询我
核心回答:盗窃取保并赔偿后仍可能被收监,司法机关若发现新罪证或违规等会采取措施,赔偿虽影响量刑但不能免刑,审判阶段法院综合多因素判实刑及刑期。
阐述:首先,司法程序具有独立性和严谨性,即使已赔偿,若后续有新情况,如在侦查中发现新犯罪事实或证据,就可能导致被收监。其次,赔偿能体现认罪悔罪态度,对量刑有作用,但不是决定因素,不能因赔偿就完全免除刑事处罚。再者,进入审判阶段,法院会全面考量盗窃的各种情节、数额以及赔偿情况等,以此来决定是否判处实刑以及刑期长短。所以,即便已赔偿,也需时刻关注案件后续进展,确保自身行为符合取保候审要求,避免因疏忽而被收监关押。
2025-04-01 19:48: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