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 采用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让对方在违背本意时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就像用人单位瞒报工作环境恶劣等关键事实,致使劳动者签约,此合同无效。
2. 用人单位将自身法定责任免除,把劳动者权利排除在外。像约定劳动者工伤概不负责,此条款因违法而使合同无效。
3. 违背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例如法律规定从事某工作需特定资质,用人单位却与无资质劳动者签合同,该合同无效。
总之,无效劳动合同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效能,若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就得给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2025-04-01 21:09:32 回复
咨询我
无效劳动合同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用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让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或变更劳动合同。像用人单位故意隐瞒工作环境差等重要信息,使劳动者签了合同,那这合同就无效。
二是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比如约定劳动者工伤概不负责,这种条款违反法律规定,导致合同无效。
还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比如法律规定从事某工作要有特定资质,用人单位却与无资质劳动者签合同,合同也无效。
总之,无效劳动合同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要是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就得给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2025-04-01 19:30:22 回复
咨询我
无效劳动合同的情形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其一,采用欺诈、胁迫手段或者趁人之危,让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就像用人单位刻意隐瞒工作环境恶劣等关键事实,使得劳动者签订了合同,这样的合同是无效的。例如,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告知员工工作场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等员工入职后才发现,此时该劳动合同无效。
其二,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情况。比如约定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工伤概不负责,这类条款明显违反法律规定,从而导致合同无效。此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也无效,比如法律明确规定从事某工作需要特定资质,而用人单位却与无资质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这种合同同样无效。
总之,无效劳动合同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若劳动者已经付出了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2025-04-01 17:50:54 回复
咨询我
核心回答:无效劳动合同主要有以欺诈等手段订立或变更、用人单位免除自身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这三类情形。如用人单位隐瞒工作环境恶劣事实致劳动者签订合同无效;约定劳动者工伤概不负责条款违反法律规定使合同无效;法律规定从事某工作需特定资质而用人单位与无资质劳动者签合同无效。
解决措施及建议:用人单位应诚信招聘,如实告知工作相关信息,避免欺诈等行为。在拟定劳动合同条款时,不得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或排除劳动者权利,要符合法律规定。对于从事特定工作需资质的,用人单位应严格审查劳动者资质。同时,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前要仔细阅读条款,如有疑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一旦发现合同无效,应及时主张自身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
2025-04-01 17:19: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