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被胁迫成为股东有多种退出途径。受胁迫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被胁迫成为股东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
具体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收集被胁迫的证据,如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成为股东的行为。
2.若撤销申请未获支持,可考虑股权转让。对内可向其他股东转让股权;对外转让时,需获得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3.若公司存在连续五年盈利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等法定情形,可请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其股权。
2025-03-31 05:30:2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被胁迫成为股东,受胁迫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此时收集证据至关重要,像胁迫时的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凭借这些证据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成为股东的行为。
(2)若撤销申请未获支持,可通过股权转让退出。对内可向其他股东转让股权;对外转让时,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3)当公司出现法定情形,如连续五年盈利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等,可请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其股权。
提醒:
收集证据要确保真实合法,转让股权要遵循法定程序。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3-31 03:59:37 回复
咨询我
(一)若想退出因胁迫成为的股东身份,首先可收集被胁迫的证据,例如胁迫时的录音、录像,还有相关证人的证言等,然后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成为股东的行为,因为受胁迫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可以被撤销的。
(二)若撤销申请未获支持,可选择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如果是对内转让,可向公司其他股东转让股权;若是对外转让,需要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三)若公司存在连续五年盈利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等法定情形,可请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自己的股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5-03-31 02:10:21 回复
咨询我
1.若被胁迫成为股东,受胁迫实施的民事行为可撤销。您要收集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证据,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成为股东的行为。
2.若撤销申请未获支持,可通过股权转让退出。对内可转给其他股东,对外转让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他们有优先购买权。
3.若公司连续五年盈利却不分红等符合法定情形,您可要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股权。
2025-03-31 02:10:0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被胁迫成为股东有多种退出途径,可请求撤销成为股东的行为,也可通过股权转让或请求公司收购股权退出。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受胁迫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所以被胁迫成为股东时,可收集胁迫的相关证据,像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若撤销申请未获支持,还能进行股权转让。对内可向其他股东转让股权;对外转让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另外,当公司出现连续五年盈利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等法定情形时,股东可请求公司按合理价格收购其股权。如果您在处理被胁迫成为股东退出的问题上有任何疑惑,欢迎向我或其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3-31 00:29: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