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软件侵权赔偿额判定有三种方式。当能明确权利人实际损失时,按此确定赔偿额,涵盖直接与间接损失,像销量减少的利润损失。若实际损失难以计算,就按侵权人侵权获利确定,用侵权软件销售数量乘以合理利润。若两者都难确定,法院会依侵权情节,判赔五百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且赔偿数额包含权利人为制止侵权的合理开支,如律师费、公证费等。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权利人应注意收集能证明实际损失的证据,如销售数据、财务报表等,以争取合理赔偿。
2.当实际损失难证明时,调查侵权人销售数据,计算其侵权获利。
3.遇到赔偿额难以确定的情况,积极配合法院提供侵权情节证据,争取合理判赔。
2025-03-30 16:12:3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软件侵权赔偿额判定有明确的先后顺序。第一优先是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实际损失确定,涵盖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像销量减少带来的利润损失就属于此范畴。
(2)若实际损失难以计算,就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利益确定,通过侵权软件销售数量乘以合理利润来算出赔偿额。
(3)当实际损失和侵权人获利都难以确定时,由法院依据侵权行为情节,判决给予五百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赔偿。并且,赔偿数额要包含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支付的合理开支,如律师费、公证费等。
提醒:
软件开发者要注意留存被侵权损失的相关证据。侵权方也应认识到侵权需担责,不同情况赔偿判定有别,复杂案情建议咨询分析。
2025-03-30 15:28:57 回复
咨询我
(一)当判定软件侵权赔偿额时,可优先考虑权利人因被侵权遭受的实际损失,涵盖直接和间接损失,像销量降低带来的利润损失。
(二)若实际损失难以算出,那就按照侵权人因侵权获取的利益确定,用侵权软件销售数量乘以合理利润。
(三)要是前两者都难以明确,法院会依据侵权行为情节,判决五百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并且赔偿数额要包含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花费的合理开支,例如律师费、公证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计算的,可以参照该权利使用费给予赔偿。对故意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给予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权利使用费难以计算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百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2025-03-30 14:01:10 回复
咨询我
1.按权利人实际损失定赔偿,涵盖直接与间接损失,像销量降低带来的利润损失。
2.若实际损失难算,按侵权人获利定,用侵权软件销售数量乘合理利润。
3.前两者都难确定时,法院依侵权情节,判赔五百元到五百万元。且赔偿含权利人制止侵权的合理开支,如律师费、公证费。
2025-03-30 12:53:0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软件侵权赔偿额先按权利人实际损失确定,难计算则按侵权人获利确定,两者都难确定时,法院依情节判500元至500万元赔偿,且赔偿含制止侵权合理开支。
法律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软件侵权案件中,赔偿额判定有明确的先后顺序。优先考虑权利人因被侵权遭受的实际损失,涵盖直接与间接损失,像销量下降带来的利润损失。若实际损失难以算清,就以侵权人因侵权获取的利益为依据,用侵权软件销售数量乘以合理利润计算。若这两种方式都行不通,法院会结合侵权行为情节,在500元至500万元间进行判决。同时,权利人制止侵权的合理开支,像律师费、公证费等也包含在赔偿数额内。如果您遇到软件侵权相关问题,对赔偿判定有疑问,可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3-30 12:00: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