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法律分析: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况,重点在于全面评估伤害行为的手段、造成的后果等要素。只有综合判断未达到犯罪程度,才不被认定为犯罪。
(2)关于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需明确法定最高刑不同对应不同的追诉时效。不同的量刑区间决定了追诉时效的长短。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这是国家基于特定考量,通过发布特赦令对特定罪犯给予刑罚免除。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时,刑事诉讼通常会终止,因为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消失。
(5)存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法定免责事由,只要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即便造成伤害也无需担责。
提醒:
遇到涉及故意伤害罪相关情况,要准确判断自身行为是否符合这些免刑情形,不确定时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故意伤害罪在特定情形下可免除刑事处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综合行为手段、后果等多方面判断未达犯罪程度,可不认定为犯罪。此类认定需全面客观考量具体细节。
措施建议:司法机关应严格依据事实和法律标准,准确衡量行为性质。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不同法定最高刑对应不同追诉时效,如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这是基于时间推移对刑事追究必要性的考量。
措施建议:准确认定犯罪法定最高刑及起始时间,确保时效判断无误。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国家发布特赦令可针对特定罪犯免除刑罚,体现国家刑事政策的灵活性。
措施建议:严格执行特赦令规定,明确适用对象范围。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刑事诉讼一般终止。
措施建议:做好相关程序终结的记录与告知工作。
5.存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法定免责事由且符合法律规定,即便造成伤害也无需担责。
措施建议:准确认定防卫、避险行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
结论:
故意伤害罪在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过追诉时效、经特赦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存在法定免责事由等情况下可能免除刑事处罚。
法律解析:
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要全面考察伤害行为的手段、造成的后果等确定是否达到犯罪标准,没达到就不构成犯罪无需担责。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因法定最高刑不同,追诉时效有别,如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过五年不再追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国家针对特定罪犯发布特赦令可免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刑事诉讼通常终止。存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法定免责事由,且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即便有伤害后果也无需担责。如果对故意伤害罪免除刑事处罚的情况还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一)对于判断是否“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可以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程度、使用的工具、伤害的部位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比如只是轻微推搡导致对方擦破点皮,这大概率属于此类。
(二)了解追诉时效,要明确犯罪对应的法定最高刑。若不确定法定最高刑,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或查阅相关法律条文。
(三)关注国家发布的特赦令,及时了解特赦的对象范围和条件。
(四)若涉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情况,按刑事诉讼程序处理。
(五)对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法定免责事由,要准确判断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专业解答担保人可免于履行责任的情况包括:一,债权人违反不得转让债权的约定自行转债;二,保证合同有明确期限且债权人未在期内追诉;三,债权人未在承诺或法定期限内请求连带保证人担责;四,债权人与债务人勾结或欺诈、强迫保证人提供保证。
专业解答担保人可免于履行责任的情况包括:一,债权人违反不得转让债权的约定自行转债;二,保证合同有明确期限且债权人未在期内追诉;三,债权人未在承诺或法定期限内请求连带保证人担责;四,债权人与债务人勾结或欺诈、强迫保证人提供保证。
专业解答民事责任豁免条件涉及第三方过错、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情形。当损害源于被告和原告之外的第三方,或者由无法预见的客观力量造成,以及在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中保护自身或他人权益的行为,可能被视为免责事由。自愿进行紧急救助导致受援者受伤的情况,救助者通常无需民事责任。
专业解答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未遂指行为人着手实施犯罪但未达既定目标,因外部不可控因素所致。在司法实践中,对未遂犯罪的处罚通常比照已完成犯罪的既遂犯适度减轻,以兼顾法律公正与公平。这种宽宥并非无度,而是基于犯罪进程的差异性,确保刑罚的合理性和威慑力。
专业解答现行法律未明文规定抚养费豁免,但实践中,豁免常见于:父母因长期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致经济困难;犯罪入狱无法抚养;抚养方新伴侣愿意承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用。这些情况下,法院可能酌情豁免抚养费。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