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青海法律咨询 > 西宁法律咨询 > 西宁刑事处罚辩护法律咨询 > 过失致人死亡罪认罪认罚会如何量刑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过失致人死亡罪认罪认罚会如何量刑

邓* 青海-西宁 刑事处罚辩护咨询 2025.03.30 06:17:11 337人阅读

过失致人死亡认罪认罚会如何量刑

其他人都在看:
西宁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西宁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失,导致他人生命丧失。这种过失可能源于疏忽大意未预见危害结果,或虽已预见却轻信能避免。
(2)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此类案件中意义重大。犯罪嫌疑人一旦认罪认罚,如实交代犯罪事实,展现出对自身行为的认识与悔悟。
(3)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并获得谅解,体现其积极弥补过错的态度。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法官在量刑时会在法定刑幅度内,给予相对较轻的处罚,以平衡法律公平与社会和谐。

提醒:
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尽早认罪认罚积极赔偿,争取从轻处理。不同案件情况有别,建议咨询获取更精准法律分析。

2025-03-30 10:48:05 回复
咨询我

在过失致人死亡罪案件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着重要意义。法院量刑时会全面权衡。

1.首先,会在法定刑幅度内从轻处罚。过失致人死亡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是量刑的基本框架。

2.其次,犯罪嫌疑人若认罪认罚,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并获得谅解等情节,都会被纳入量刑考量。这些积极表现反映出犯罪嫌疑人的悔罪态度和社会危害性的降低。

3.最后,法官基于认罪认罚情节,在法定刑幅度内,对被告人判处相对较轻刑罚,既能体现从宽精神,又能实现惩罚犯罪与化解社会矛盾的双重目标。这一制度促使犯罪嫌疑人主动承担责任,同时安抚被害人家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25-03-30 10:44:1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过失致人死亡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法院量刑时会综合考量并在法定刑幅度内从轻处罚。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一般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当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并获得谅解等,这些都成为量刑的参考因素。法官会在法定刑幅度内,结合这些情节对被告人判处较轻刑罚,这既惩罚了犯罪,又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涉及过失致人死亡罪等相关法律问题,对法律适用、量刑等方面存在疑惑,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获得专业的法律帮助。

2025-03-30 09:32:32 回复
咨询我

(一)犯罪嫌疑人若涉及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尽早认罪认罚。主动承认自己的过错行为,这是获得从宽处理的基础。
(二)要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准确地讲清楚,不能隐瞒关键信息。
(三)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赔偿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合理费用,尽量弥补家属的损失,争取取得家属的谅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2025-03-30 09:13:54 回复
咨询我

1.过失致人死亡罪,简单说就是因疏忽导致他人死亡的犯罪。
我曾接触过这类案子,真的很令人惋惜。

2.认罪认罚从宽是重要制度。在这类案件里,法院量刑会综合看。通常会在法定刑内从轻,一般处三年到七年,情节轻的三年以下,有其他规定的依规定。

我看法官会考虑嫌疑人积极赔偿获谅解等情节,判相对轻刑,平衡好惩罚与化解矛盾。

2025-03-30 07:57:16 回复

您好,关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量刑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了过失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此外,过失致人死亡的构成要件如下: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三、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四、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了过失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此外,过失致人死亡的构成要件如下: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三、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四、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过失致人死亡就一定构成犯罪吗

    专业解答过失致人死亡并不一定就是犯罪行为,只有在缺少刑法因果或存在免责条件的情况下,才可能不被追究刑事责任。比如,意外事件导致的死亡就属于这种情况。但一般来说,如果行为人应该预见到潜在的死亡风险,却因为疏忽或者过于自信而没有采取措施避免,那么就会被视为犯罪。

    2024.10.25 1270阅读
  • 过失致人死亡罪认定依据有哪些法律规定

    专业解答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核心在于,认真研究行为主体的疏忽行为和最终导致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比如,某人因为粗心大意而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人生命造成威胁,或者虽然已经察觉到这种风险,但却过于自信地觉得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来避免。这种情况往往表现为行为人违背了应尽的注意义务,比如在生产作业时操作不当、在道路交通中违法驾驶等。

    2024.10.24 1820阅读
  • 过失致人死亡罪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标准是多少

    专业解答在因过失导致他人生命权遭受侵害而引发的刑事案件中,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赔偿标准数值。具体赔偿金额需要综合考虑多个要素,如丧葬费用、被扶养人的生活支持费用、受害者的死亡赔偿金等。这些要素会根据受害者的实际情况、被告方的赔偿能力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和衡量。

    2024.10.24 1447阅读
  • 过失致人死亡判什么罪

    专业解答根据我国《刑法》,如果因为疏忽大意而轻视他人生命导致他人死亡,犯罪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则会被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在定罪时,需要综合考虑犯罪人的主观心态、行为以及因果联系等因素。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如果犯罪人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并且他人的死亡是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那么犯罪人可能会被免除罪责。

    2024.10.24 1363阅读
  • 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刑多久可以减刑

    专业解答有些人因为疏忽导致他人死亡而被判刑,但是在服刑期间如果遵守监狱规定,积极接受思想改造并取得实际效果,或者有显著的立功表现,是有可能获得减刑的。不过,减刑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程序才能批准执行,这一点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减刑的具体幅度和时间会根据罪犯的综合表现和相关法规来确定。

    2024.10.24 1942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