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后公司不支付工资,劳动者可按法定程序维权。先确认仲裁裁决生效,若公司在规定时间未起诉,裁决书便生效。生效后公司仍不支付,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准备材料。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仲裁裁决书、本人身份证明等,前往公司所在地或财产所在地基层法院立案。
2.等待法院执行。法院受理后,会查询公司名下财产,采取冻结、划拨存款,查封、拍卖财物等措施执行工资款。
3.应对公司拒不执行情况。若公司拒不执行,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的,直接负责人员会被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建议劳动者及时关注仲裁裁决生效时间,尽早申请强制执行,积极配合法院提供公司财产线索,以保障自身权益尽快实现。
法律分析:
(1)劳动仲裁后公司不支付工资,第一步要确认仲裁裁决生效。当公司在规定时间内未起诉,裁决书就具备法律效力,这是后面维权的基础。
(2)裁决生效后公司仍不支付,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需准备强制执行申请书、仲裁裁决书、本人身份证明等材料,到公司所在地或财产所在地基层法院立案。
(3)法院受理后,会查询公司名下财产,通过冻结、划拨存款,查封、拍卖财物等手段执行工资款。而且若公司拒不执行,会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时,直接负责人员会被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提醒:申请强制执行要注意准备齐全材料,且在规定时效内进行。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一)确认仲裁裁决效力:查看仲裁裁决规定的公司起诉时间,若在该时间内公司未向法院起诉,裁决书就正式生效。
(二)申请强制执行:裁决生效后公司仍不支付工资,劳动者准备好强制执行申请书、仲裁裁决书以及本人身份证明等材料,到公司所在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法院立案申请强制执行。
(三)配合法院执行:法院受理后会查询公司名下财产,采取冻结、划拨存款,查封、拍卖财物等方式执行工资款。同时,若公司拒不执行,法院会对其进行罚款、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时,直接负责人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1.确认仲裁裁决生效:若公司在规定时间未起诉,仲裁裁决就生效。
2.申请强制执行:裁决生效公司仍不付工资,劳动者准备申请书、裁决书、身份证明等,去公司或财产所在地基层法院立案。
3.法院执行与公司责任:法院受理后查公司财产,采取冻结、划拨等措施执行工资。若公司拒执,会面临罚款、拘留,严重时负责人会被追刑责。
结论:
劳动仲裁后公司不支付工资,确认仲裁裁决生效后,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措施执行工资款,公司拒不执行将面临处罚。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仲裁裁决生效具有法律效力。公司在规定时间未起诉,裁决书就生效。生效后公司不支付工资,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准备好强制执行申请书、仲裁裁决书、本人身份证明等材料,到公司所在地或财产所在地基层法院立案。法院受理后会查询公司财产并采取相应执行措施。若公司拒不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可能会被罚款、拘留,情节严重的,直接负责人员会被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如果大家在劳动仲裁执行过程中遇到任何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