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从犯,即在共同犯罪里起到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要认定诈骗案里的从犯,可从两方面入手。
起次要作用方面,是在共同诈骗时参与部分行为,对犯罪结果影响小。像策划时参与度低,实施时听主犯安排,负责非关键环节。
起辅助作用方面,常见为给诈骗提供帮助,比如提供工具、帮忙联系被害人、协助转移赃款等非核心行为。
从犯会从轻、减轻或免罚,司法中会结合具体行为、参与度、获利等判定罪行和量刑。
2025-03-30 05:24:5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认定诈骗犯从犯看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两方面,从犯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解析:
在共同诈骗犯罪里,从犯的认定有两个关键方向。起次要作用的,是参与部分诈骗行为,对犯罪结果作用小,像在诈骗方案策划时参与度低,实施诈骗听主犯指挥且不在关键环节的行为人。起辅助作用的,常见为给诈骗活动提供各类帮助,比如提供作案工具、协助联系被害人、帮忙转移赃款等非核心诈骗行为。依据法律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司法实践会全面考量从犯的具体行为、参与犯罪的程度、实际获利状况等因素,来精准判定罪行轻重和量刑幅度。如果大家对从犯认定、量刑等法律问题还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3-30 03:37:40 回复
咨询我
1.认定诈骗犯从犯确实主要看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这两方面。在共同诈骗犯罪里,从犯所起作用相对较小,无论是在犯罪的整体架构还是具体实施环节,都有别于主犯。
2.针对起次要作用的从犯认定,可进一步明确细化其在诈骗方案策划中的具体参与比值、提出的有效建议数量等量化指标,以便更精准判断。对于听从主犯指挥的行为,应详细记录听从指挥的具体指令内容、执行频率等。
3.对于起辅助作用的从犯,对于提供作案工具的,要调查工具来源、工具对诈骗成功的必要性等;协助联络被害人的,统计联络次数、方式及对被害人上钩的影响力;帮助转移赃款的,核实转移金额、路径等。通过这些具体措施,能在司法实践中更准确结合从犯具体行为、参与程度、获利情况等,判定罪行及量刑。
2025-03-30 02:29:22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在认定诈骗犯从犯时,起次要作用是重要考量因素。若在共同诈骗里仅参与部分行为,且对犯罪结果影响微弱,像在诈骗计划制定中参与度低,或者实施诈骗时处于听从安排的非关键位置,都可能被认定为起次要作用。
(2)起辅助作用也是认定要点。为诈骗活动提供各类帮助,不管是提供作案工具,还是协助联系被害人,又或是帮忙转移赃款等非直接实施诈骗核心行为的,都可归结为起辅助作用。
(3)从犯处罚有明确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司法实践会综合具体行为表现、参与犯罪的深度、实际获利等多方面判定罪行和量刑。
提醒:
若涉及可能被认定为诈骗从犯的情况,务必保留好能证明自身作用、参与程度等的相关证据,建议及时咨询律师分析。
2025-03-30 01:44:52 回复
咨询我
(一)若想判断是否为诈骗从犯,先看在共同诈骗里参与行为。要是只参与部分诈骗行为,在诈骗方案策划时参与不深,或者实施诈骗时基本听主犯安排,处于非关键环节,就可能是起次要作用的从犯。
(二)再看是否为诈骗活动提供辅助。像提供作案工具、帮忙联系被害人、协助转移赃款这类不直接进行诈骗核心行为的,就属于起辅助作用的从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5-03-30 00:48:23 回复